四姑娘山三峰攻略參考
成都——日隆
在從成都到日隆鎮有班車,成都得茶店子車站,開往小金縣方向的就行,票價80元。如果有幾個人搭伴兒,可以考慮包車。我們這次就是通過日隆當地的高山協作王老幺(人非常的好),他在當地找的車到成都火車站接的我們(我們一行4個人)。我們去的時候是一輛三菱獵豹(據說是日隆鎮最好的車),司機名叫夸特(音),人也很仗義,他這次接我們純粹是幫忙,車價要得非常低。包車最常用的就是長安之星了,我們回返的時候就是用的長安之星。
途中要翻越巴朗山埡口,特別要注意的是冬季時候,小陰山、大陰山好幾處地方都會有路面結冰。今年是暖冬,所以沒怎么下雪,聽老幺講往年要是一下雪,小點兒的車根本上不來。
成都到日隆有266公里,我們包車的行車時間在5個多小時。車行途中會經過臥龍大熊貓保護站,可以看到西嶺雪山,還有大雪塘主峰(海拔5364米,是有一定難度的技術型山峰)。一過巴朗山埡口的標志,就可以看到四姑娘山幺妹峰了,再行半個多小時就到了日隆鎮上。
日隆鎮
鎮子不大,由于四姑娘山景區的開發,這里設施比較齊全,有幾家酒吧,可以很休閑地享受。鎮子上從星級的酒店到家庭旅社都有,我們是住在老幺哥哥家開的旅館,15塊錢一個人,有電視、電熱水器、電熱毯,床鋪也收拾的挺干凈,真是物美價廉。晚上在院里的空場地上還可以烤全羊、看跳鍋莊。鎮子上有用當地的特產-沙棘制成的飲料沖劑,沙棘的維生素c含量是水果中最高的,可以買些帶著在登山的時候飲用,正好補充高原地帶缺少的維生素。
高山協作-王老幺
經過四川登協正式培訓的高山協作,人非常的好,對當地的環境非常了解,而且對登山相關的技術方面也很精通(到底是“科班”出身,就是不一樣)。體力超強,我們出山的那天,玩完攀冰后我連塞睡袋的力氣都沒有了,他將兩個大背包、一個小背包、兩個塑料編袋這近100斤裝備,用一根繩子一捆背起來就走,跟沒事兒玩一樣。我和櫻桃因為沒有叫騎馬,像個蝸牛一樣的走著,他一路上陪著我們倆。在遇到馬匹后,他又一路牽著我的馬在前面走著,一路上幾乎沒有停留,就這樣4個小時走到了日隆鎮,我自己給老幺起了個封號“四姑娘山第一神人”。
他對人也非常地熱情,就是不會做菜,呵呵!最后一天在日隆,因為他老婆帶人去雙橋溝了,我們要吃飯,他說不會炒,我自己動手炒了兩個菜,給他結餐費他硬是不要。從成都往日隆的時候經過都江堰,他還將我們帶到了他的父母家,讓我們吃了一頓非常豐盛的午餐。我們一行來回的汽車,還有進山的馬匹全是他給我們聯系的。
說老幺感覺老了,他才26歲,但經驗很豐富,當地各個山的環境他都了解,按照他跟我們說的“從小放牧跑遍了”,專業技術也一點兒不含糊,我們登山還有攀冰時,都是他先上去做的保護。
三峰攀登(海子溝北坡線路)
鎮子——鍋莊坪——朝山坪——大海子——花海子——bc——c1——埡口——沖頂我們這次是從海子溝進入的,這條線路行程較長,從鎮子到4200的bc,騎馬時間約在6~7個小時,途中經過有大海子和花海子,在花海子頭就拐向左手,順溝進入了bc地段了,在這里可以看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四峰和三峰的全貌。bc營地是在一個坡頂的平臺上,人騎馬只能到坡下,坡面太陡人騎馬上去太危險,不過裝備馬匹可以到坡上。bc的地方水源充足,不過扎營的地方要選好,不能太往里,有滾石的危險。我們在沖頂下撤后的那個晚上,就聽到了里面有滾石墜落的聲音,“轟隆隆”地好像打雷。
營地建議建兩個,一個是4200米的bc,另一個是4800米的c1。我們這次只建了一個4200的營地,第二天1100米的拔升沖頂和下撤,沖頂耗費時間長,體力消耗的非常大。這樣并不好,所以建議多一天的時間,多建一個營地,一是可以更好地適應,二來沖頂耗費時間短,這樣也安全。4800的c1是在翻越“雞心包”的上面,有兩處平整的地方可以做營地。翻越“雞心包”有兩條路:左側繞行(圖中a線),平緩但是路途較長,約約3個多到4個多小時;右側翻越線路(圖中b線)倒是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時間,不過坡度大,而且有段攀爬要手腳并用(我們這次走的就是這個線路)。
北坡埡口這一段的坡度較大,尤其是接近埡口那段大約有近60度的樣子,雖然今年是旱冬沒怎么下雪,可這里的積雪也沒過了膝蓋,有的地方甚至沒到了大腿根兒。這里上升必須借助路繩,我們是用巖錐在巖石上打好保護,利用上升器沿著巖石部分上升,老幺說天氣轉暖的時候這里是大巖石坡。正常的線路是上升到埡口,然后向右側翻越上去(圖中a線路),我們這次由于前面耗費的時間太多了,下午3點10分才爬了埡口這段路程的一半多點兒,老幺帶著我和秋風從右側的一處直壁,直接向上攀爬翻越了上去。這條路雖然可以翻越過埡口,直接到沖頂的坡下,但強烈建議以后不要走這條線路(圖中b線路),因為太危險了!幾乎是攀巖而上,而且巖壁風化現象特別的嚴重,大片的巖塊像書本一樣厚,稍微使點兒勁就從巖壁上扒了下去。現在回想當時的情景真的是后怕,自己都不敢想當時是怎么上去的,稍微出現個小小的疏忽就會從接近垂直的巖壁上墜下,那才真是“死得很難看!”。
沖頂線路就是一條路,上碎石坡、攀爬上峰頂巖石、向最高點做橫切。碎石坡的坡度下部分較平緩,上面漸漸地陡了,上部巖石部分要手腳并用才行。上碎石坡的時候體力消耗會很大,因為上一步滑下半步,腳下風化的碎石片大小不等,但都是薄薄的。
日程安排
我們這次安排的日程有些緊張了,這也是體力耗費過大的原因之一。日隆鎮進山到bc一天,沖頂下撤一天,出山回日隆鎮一天,這樣的安排太緊張了,并且沒有適應的時間。
建議這樣安排:d1-進山到4200米的地方建立bc;d2-從bc上升到4800米的地方建立c1,這一段雖然是要自己背著裝備上升,但時間充裕,可以走“雞心包”的左側,路途平緩一些,慢的話也不要5個小時,下午在c1可以調整和做練習;d3-沖頂和下撤至c1;d4-可以提前聯系好馬匹,讓裝備馬匹到bc接裝備,接人的馬匹就在坡下等候接人,這樣當天就可以回到日隆鎮,享受凡塵的舒適。
其它
三峰屬于初級的技術型山峰,登山的技術裝備還是要備齊的,路繩、安全帶、頭盔、主鎖、快掛等,冬季的時候還要有冰鎬,冰爪我們這次沒有用上,因為幾乎沒有積雪,在埡口那段積雪也是非常的松散,冰爪用不上。
成都——日隆
在從成都到日隆鎮有班車,成都得茶店子車站,開往小金縣方向的就行,票價80元。如果有幾個人搭伴兒,可以考慮包車。我們這次就是通過日隆當地的高山協作王老幺(人非常的好),他在當地找的車到成都火車站接的我們(我們一行4個人)。我們去的時候是一輛三菱獵豹(據說是日隆鎮最好的車),司機名叫夸特(音),人也很仗義,他這次接我們純粹是幫忙,車價要得非常低。包車最常用的就是長安之星了,我們回返的時候就是用的長安之星。
途中要翻越巴朗山埡口,特別要注意的是冬季時候,小陰山、大陰山好幾處地方都會有路面結冰。今年是暖冬,所以沒怎么下雪,聽老幺講往年要是一下雪,小點兒的車根本上不來。
成都到日隆有266公里,我們包車的行車時間在5個多小時。車行途中會經過臥龍大熊貓保護站,可以看到西嶺雪山,還有大雪塘主峰(海拔5364米,是有一定難度的技術型山峰)。一過巴朗山埡口的標志,就可以看到四姑娘山幺妹峰了,再行半個多小時就到了日隆鎮上。
日隆鎮
鎮子不大,由于四姑娘山景區的開發,這里設施比較齊全,有幾家酒吧,可以很休閑地享受。鎮子上從星級的酒店到家庭旅社都有,我們是住在老幺哥哥家開的旅館,15塊錢一個人,有電視、電熱水器、電熱毯,床鋪也收拾的挺干凈,真是物美價廉。晚上在院里的空場地上還可以烤全羊、看跳鍋莊。鎮子上有用當地的特產-沙棘制成的飲料沖劑,沙棘的維生素c含量是水果中最高的,可以買些帶著在登山的時候飲用,正好補充高原地帶缺少的維生素。
高山協作-王老幺
經過四川登協正式培訓的高山協作,人非常的好,對當地的環境非常了解,而且對登山相關的技術方面也很精通(到底是“科班”出身,就是不一樣)。體力超強,我們出山的那天,玩完攀冰后我連塞睡袋的力氣都沒有了,他將兩個大背包、一個小背包、兩個塑料編袋這近100斤裝備,用一根繩子一捆背起來就走,跟沒事兒玩一樣。我和櫻桃因為沒有叫騎馬,像個蝸牛一樣的走著,他一路上陪著我們倆。在遇到馬匹后,他又一路牽著我的馬在前面走著,一路上幾乎沒有停留,就這樣4個小時走到了日隆鎮,我自己給老幺起了個封號“四姑娘山第一神人”。
他對人也非常地熱情,就是不會做菜,呵呵!最后一天在日隆,因為他老婆帶人去雙橋溝了,我們要吃飯,他說不會炒,我自己動手炒了兩個菜,給他結餐費他硬是不要。從成都往日隆的時候經過都江堰,他還將我們帶到了他的父母家,讓我們吃了一頓非常豐盛的午餐。我們一行來回的汽車,還有進山的馬匹全是他給我們聯系的。
說老幺感覺老了,他才26歲,但經驗很豐富,當地各個山的環境他都了解,按照他跟我們說的“從小放牧跑遍了”,專業技術也一點兒不含糊,我們登山還有攀冰時,都是他先上去做的保護。
三峰攀登(海子溝北坡線路)
鎮子——鍋莊坪——朝山坪——大海子——花海子——bc——c1——埡口——沖頂我們這次是從海子溝進入的,這條線路行程較長,從鎮子到4200的bc,騎馬時間約在6~7個小時,途中經過有大海子和花海子,在花海子頭就拐向左手,順溝進入了bc地段了,在這里可以看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四峰和三峰的全貌。bc營地是在一個坡頂的平臺上,人騎馬只能到坡下,坡面太陡人騎馬上去太危險,不過裝備馬匹可以到坡上。bc的地方水源充足,不過扎營的地方要選好,不能太往里,有滾石的危險。我們在沖頂下撤后的那個晚上,就聽到了里面有滾石墜落的聲音,“轟隆隆”地好像打雷。
營地建議建兩個,一個是4200米的bc,另一個是4800米的c1。我們這次只建了一個4200的營地,第二天1100米的拔升沖頂和下撤,沖頂耗費時間長,體力消耗的非常大。這樣并不好,所以建議多一天的時間,多建一個營地,一是可以更好地適應,二來沖頂耗費時間短,這樣也安全。4800的c1是在翻越“雞心包”的上面,有兩處平整的地方可以做營地。翻越“雞心包”有兩條路:左側繞行(圖中a線),平緩但是路途較長,約約3個多到4個多小時;右側翻越線路(圖中b線)倒是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時間,不過坡度大,而且有段攀爬要手腳并用(我們這次走的就是這個線路)。
北坡埡口這一段的坡度較大,尤其是接近埡口那段大約有近60度的樣子,雖然今年是旱冬沒怎么下雪,可這里的積雪也沒過了膝蓋,有的地方甚至沒到了大腿根兒。這里上升必須借助路繩,我們是用巖錐在巖石上打好保護,利用上升器沿著巖石部分上升,老幺說天氣轉暖的時候這里是大巖石坡。正常的線路是上升到埡口,然后向右側翻越上去(圖中a線路),我們這次由于前面耗費的時間太多了,下午3點10分才爬了埡口這段路程的一半多點兒,老幺帶著我和秋風從右側的一處直壁,直接向上攀爬翻越了上去。這條路雖然可以翻越過埡口,直接到沖頂的坡下,但強烈建議以后不要走這條線路(圖中b線路),因為太危險了!幾乎是攀巖而上,而且巖壁風化現象特別的嚴重,大片的巖塊像書本一樣厚,稍微使點兒勁就從巖壁上扒了下去。現在回想當時的情景真的是后怕,自己都不敢想當時是怎么上去的,稍微出現個小小的疏忽就會從接近垂直的巖壁上墜下,那才真是“死得很難看!”。
沖頂線路就是一條路,上碎石坡、攀爬上峰頂巖石、向最高點做橫切。碎石坡的坡度下部分較平緩,上面漸漸地陡了,上部巖石部分要手腳并用才行。上碎石坡的時候體力消耗會很大,因為上一步滑下半步,腳下風化的碎石片大小不等,但都是薄薄的。
日程安排
我們這次安排的日程有些緊張了,這也是體力耗費過大的原因之一。日隆鎮進山到bc一天,沖頂下撤一天,出山回日隆鎮一天,這樣的安排太緊張了,并且沒有適應的時間。
建議這樣安排:d1-進山到4200米的地方建立bc;d2-從bc上升到4800米的地方建立c1,這一段雖然是要自己背著裝備上升,但時間充裕,可以走“雞心包”的左側,路途平緩一些,慢的話也不要5個小時,下午在c1可以調整和做練習;d3-沖頂和下撤至c1;d4-可以提前聯系好馬匹,讓裝備馬匹到bc接裝備,接人的馬匹就在坡下等候接人,這樣當天就可以回到日隆鎮,享受凡塵的舒適。
其它
三峰屬于初級的技術型山峰,登山的技術裝備還是要備齊的,路繩、安全帶、頭盔、主鎖、快掛等,冬季的時候還要有冰鎬,冰爪我們這次沒有用上,因為幾乎沒有積雪,在埡口那段積雪也是非常的松散,冰爪用不上。
三峰最嚴重的就是風化現象非常的嚴重,尤其是沖頂部分的碎石坡,都是大小不等呈片狀、薄薄的巖片,在下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重心的穩定。巖壁的風化要格外的小心,在做攀爬的時候一定要先試試準備做為踩點或是扒點的地方,是否有松動的跡象,有時候看著一大塊的石片,稍微使點兒勁就可以扒下來。
關鍵字: 四姑娘山 大海子 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