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0全世界最宜居10座城
世界著名的英國生活時尚雜志《單片眼鏡》(monocle)近日推出了2010年度世界最宜居城市榜單,在25個最宜居城市中,德國城市慕尼黑位居第一,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位列第二。
其評選標準包括城市安全、犯罪率、國際交流、氣候、建筑質量、公共交通、城市寬容度、環境議題、接近自然的程度、設計、商業情況、醫療衛生、有多少有利于城市發展的積極政策等。
no.1 慕尼黑
慕尼黑位于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時又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慕尼黑有許多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它們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典型代表,城市中各種雕塑比比皆是,栩栩如生。
此外,慕尼黑還是世界上最能豪飲啤酒的城市,仿佛整座城市的空氣里都彌漫著啤酒的清香。若想體驗慕尼黑的啤酒文化,可以前往圣瑪麗安廣場旁大名鼎鼎的hb啤酒屋,而香脆可口的德國大肘子則是佐酒的本地美味。圣瑪麗安廣場的木偶鐘,是游客在慕尼黑必游的景點,32個木偶在勃拉姆斯《搖藍曲》的伴奏下分分秒秒地演繹著慕尼黑的文化與歷史。
no.2 哥本哈根
全市設置了低排放的城市生活標準。城市結構以社區為重點,丹麥公民互相照顧、癡迷自行車等特點使它的排名居高不下。在主辦全球氣候會議后,它以成為世界環保首都為目標。
no.3 蘇黎世
蘇黎世在2008年被評為世界上"生活質量最好的城市"。
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州首府。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兩岸。中世紀時作為商業與行會中心,具有國際意義的水陸空交通樞紐。瑞士最大工商業中心,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有蘇黎世大學(建于1833年)、瑞士聯邦綜合工科學校(愛因斯坦曾在此學習和工作)、圖書館、博物館(建于1898年)。風景優美,旅游業發達。國際會議常在此召開。市內有中世紀建造的教堂尖塔、古堡,噴泉,利馬特河兩岸有雙塔羅馬大教堂、修女院、菩提園等。
no.4 東京
繁華的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是亞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東京又是日本經濟、商業、金融中心,資本在50億日元以上的公司,90%集中在東京,全國各大銀行或總行或主要分行都設在東京,東京在千代區和中央區分別設有聞名于世界的日本銀行和活躍于世界股票市場的東京股票交易所。
在東京的街頭巷尾,到處可見神社寺院,就連著名的商業區銀座,也有大大小小13座神社,供奉著維持商業繁榮的守護神。 周恩來、魯迅、郭沫若青年時代都曾在東京求過學。1979年3月14日,東京和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東京的交通很便利,時速達200公里的新干線,從東京延伸到九州,并向東北方面延伸。地下鐵道幾乎能到達所有的重要地區。鐵路、公路、航空和海運組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通向全國及世界各地。
no.5 赫爾辛基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helsinki)瀕臨波羅的海,是一座古典美與現代文明融為一體的都市,既體現出歐洲古城的浪漫情調,又充滿國際化大都市的韻味。同時,她又是一座都市建筑與自然風光巧妙結合在一起的花園城。在大海的襯托下,無論夏日海碧天藍,還是冬季流冰遍浮,這座港口城市總是顯得美麗潔凈,被世人贊美為“波羅的海的女兒”。在赫爾辛基的海港市場上,有一尊名叫“波羅的海的女兒”的銅像,是赫爾辛基的象征。
赫爾辛基市內街道寬闊,美麗清潔,到處是蒼翠的樹木和如茵的草坪。市中心大街的街心花園里繁花似錦。市內建筑物風格獨特,多用淺色花崗巖建成,故有"北歐的日都"之譽。
no.6 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瑞典首都,也是第一大城市。瑞典國家政府、國會以及皇室的官方宮殿都設在此。位于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風景秀麗,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余座橋梁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斯德哥爾摩市區為大斯德哥爾摩的一部分。從13世紀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斯德哥爾摩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故鄉。
斯德哥爾摩由格姆拉斯坦(老城)城堡建筑發展而來。至今保留著許多歷史建筑物,景色秀麗。中央車站、大酒店以及其他設施主要集中在格姆拉斯坦以北的諾魯瑪爾姆地區;東部為幽靜的高檔住宅區埃斯特爾瑪爾姆;南部的索德瑪爾姆街則是藝術家和年輕人聚集之處;使這里被稱作世界最美麗的首都之一。
no.7 巴黎
美麗的巴黎,神奇的巴黎,它是建筑藝術的代表,它是古城保護的楷模,它是文化環境的典范,它是生態文明的樣板。在巴黎城市的各個社區中,到處可以看到博物館、影劇院、花園、噴泉和雕塑,文化環境非常好。巴黎人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娛樂形式文雅,藝術氣氛很濃。巴黎人之所以文雅,正像朱自清在他的《歐游雜記》中所說:“從前人說‘六朝’賣菜傭都有煙水氣,巴黎人誰身上大概都長著一兩根雅骨吧。”巴黎人雅,因為他們“幾乎像呼吸空氣一樣呼吸著藝術氣,自然而然就雅起來了”。
巴黎市政府非常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盡管城市用地十分緊張,政府還是盡一切可能在城市社區中增加綠地、花園和樹林,以提高城市社區的環境質量,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巴黎是藝術之都,也是鮮花之都。無論是在房間里、陽臺上、院子中,還是在商店里,櫥窗前和路邊上,到處都有盛開的鮮花,到處都有迷人的芳香。至于那五彩繽紛的花店和花團錦簇的公園,更是常常讓人駐足觀賞,流連忘返。
no.8 維也納
維也納,奧地利首都,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音樂之都”的盛譽,又有以精美絕倫、風格各異的建筑而贏得的“建筑之都”的美稱;又以歷史悠久被稱為“文化之都”;以精妙絕倫的裝飾而被稱為“裝飾之都”。維也納的新年音樂會已成為國際性的音樂盛會。位于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lu)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西歐至巴爾干半島的鐵路樞紐,多瑙河港。維也納還是多瑙河第一個流經的大城市,因此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夏天還舉行露天音樂會。每一家都會在合家歡樂時演奏古典音樂。更有趣的是,在政府會議前后,也都要演奏一曲。
維也納環境優美,景色迷人,冬溫夏涼。東阿爾卑斯山支脈維也納林山伸展于西郊,綠林成片。山之西是華麗住宅區,有花園及葡萄園圍繞。多瑙河流貫市內,水碧山秀,風景如畫。登上城西的阿爾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維也納森林”盡收眼底;城東面對多瑙河盆地,可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北面寬闊的草地宛如一塊特大綠色絨氈,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間。房屋順山勢而建,重樓連宇,層次分明。
no.9 墨爾本
墨爾本(melbourne)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維多利亞州的首府,知名的國際大都市,綠化面積高達40%,墨爾本曾連續多年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1901年至1927年,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的首都。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的文化重鎮和體育之都,曾主辦1956年夏季奧運會,也是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一級方程式賽車澳大利亞站比賽的常年主辦城市。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是有花園之州美譽的維多利亞州(victoria)的首府,以濃厚的文化氣息、綠化、時裝、美食、娛樂及體育活動而著稱。墨爾本的綠化覆蓋率高達40%,維多利亞式的建筑物、有軌電車、歌劇院、畫廊、博物館以及綠樹成蔭的花園和街道構成了墨爾本市典雅的風格。
在澳大利亞人民的心目中,第一大城市悉尼雖然繁華,但悉尼只是一個商業城市,墨爾本卻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墨爾本擁有全澳大利亞唯一的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筑,有輝煌的人文歷史,也是多個著名國際體育盛事的常年舉辦城市。從文化藝術層面的多元性,到大自然風光之美,墨爾本應有盡有,在滿足感官娛樂方面,墨爾本更可以說是澳大利亞之冠,無論是藝術、文化、娛樂、美食、購物和商業樣樣都有自己的特色;墨爾本成功地融合人文與自然,從1990至2006年,先后十次被總部設于華盛頓的國際人口行動組織評選為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缺乏像悉尼般的美麗外觀,但墨爾本意味著商機。每年平均經濟增長3.3%(新南威爾士1.7%),就業增長2.1%(新南威爾士1.4%),墨爾本如今可以在可愛有趣的文化形象上加上了嚴肅有力的數據。
no.10 馬德里
馬德里(madrid),西班牙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全國經濟、交通中心,馬德里省首府。位于伊比利亞半島梅塞塔高原中部,瓜達拉馬山脈東南麓的山間高原盆地中,海拔 670米,為歐洲地勢最高的首都。南下可與非洲大陸一水為限的直布羅陀海峽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歐洲腹地,在歷史上因戰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歐洲之門”之稱。
馬德里是個相當適合步行漫游的城市,從太陽門往西比列斯廣場,或從大廣場往王宮方向,沿途盡是藝術、文化、寶藏,到處都是觀光客群聚盡情瀏覽古跡、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以及享受夜生活。東方宮和普拉多畫宮是世界聞名的藝術殿堂。市內街心公園、噴泉眾多,廣場各具特色,如:太陽門廣場、中央廣場、西班牙廣場、哥倫布廣場等。斗牛是久負盛名的娛樂活動,賓達斯斗牛場規模最大。
其他榜上有名的城市
在此次的榜單上,第十三到第二十五位的城市分別是美國火奴魯魯、日本福岡、瑞士日內瓦、加拿大溫哥華、西班牙巴塞羅那、挪威奧斯陸、加拿大蒙特利爾、新西蘭奧克蘭、新加坡、美國西北部小城波特蘭、日本京都、德國漢堡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更多世界城市精彩文章!
世界盛產美女的城市排行榜
一生必去:中國最浪漫的六大城市
國內最值得游覽的古商城
市井成都 嗅出真實生活的氣息
養在深閨人未識 盤點非熱門古鎮的原色風韻
關鍵字: 全世界 宜居城市 慕尼黑 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