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風景名勝區
黃龍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與九寨溝同時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景區以其奇、絕、秀、幽的自然風光而蜚外。2000年又被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黃龍景區早以罕見的巖溶地貌蜚聲中外。景區內整個山谷幾乎全被乳黃色的碳酸鈣質覆蓋,從高外看去,宛若一條從岷山雪峰飛騰而下的黃龍,蜿蜒于茂林翠谷之中。千層碧水形成層層疊疊的梯狀湖泊、池沼,如璞 玉,似牙雕。池水澄清無塵,水色因水底沉積物和樹木、山色的千變萬化,而呈黃、綠、淺藍、蔚藍等顏色,堪稱人間仙境。
溝谷兩側山坡上滿布著翠綠的原始鐘葉林,溝中是金黃兇蜿蜒的鈣華灘流,邊接著成百上千個千姿百態、斑斕奪目的鈣華彩池。地質學把這種獨特的地形稱為鈣華梯池,也叫灰華田。灰華田是一種并不少見的喀斯特地形,但像黃龍溝這樣灰華田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色調之艷麗多彩,實屬舉世無雙。幾萬年來,黃龍溝四周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表水不斷流淌下來,滲入冰磧物中,在松散的石灰巖下部形成淺層潛流,并在流動過程中溶解了大量石灰巖的碳酸鈣物質。隨后,飽含碳酸鈣質的潛水出露地表,形成無數小溪散流而下。這時因水溫和壓力降低,二氧化碳氣體逸出,使溶解于水中的碳酸鈣又結晶析出,淀積于植物的概莖、倒木或落地枯枝上,日積月累,形成了厚數十厘米、高10余厘米至2米不等的堅固的碳酸鈣圍堤。隨著地勢的高下和地形的起伏,結成的鈣華呈階梯狀疊置。漫山遍野的灰華圍堤,圍 成各種 趣天成、形狀絕妙的水池,大者畝余,小者僅一二平方米。在三維窨上展開,高低錯落,層層相連,仿佛神州仙境中的蓮臺瑤池。
關鍵字: 二氧化碳 名勝區 石灰巖 碳酸鈣 黃龍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