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景區
國家3a級旅游景區,“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石刻藝術)。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西距成都172公里,東距重慶174公里。是以石刻聞名于世集觀光、休閑、度假、會務、考古、教育為一體的綜合型旅游度假區。安岳古屬普州,因治所成建于鐵峰山上,取“安居于山岳之上之義而得名。石刻景區幅員面積269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235平方公里。 安岳自古佛緣深厚,以佛教石窟為主的摩崖造像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燦爛瑰寶。安岳石刻“上承敦煌、下啟大足,史溯源于東漢,石刻始于南朝梁普通二年(521年),盛于唐、五代、北宋,題材融合佛、道、儒及經變等,以“古、多、精、美著稱于世,被譽為“我國古代雕刻又一偉大寶庫。
景區內現有歷代摩崖造像143處,10余萬尊,盛唐石窟佛經40余萬字。其中,臥佛院、毗盧洞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寨、圓覺洞、華嚴洞、木門寺、玄妙觀、茗山寺、朝陽洞是省級文物單位處(其中6處已申報國家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1處。唐著名詩人賈島、宋詩人畫家文同、宋代理學祖陳摶、著名數學家秦九韶等,在安岳留下了珍貴的詩歌、繪畫等傳世作品。文廟、奎星閣、明進士壇、書帶橋、賈島墓、陳摶墓、秦九韶紀念館等遺跡、墓碑保存完好。景區內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其中馬門溪恐龍化石距今1.5億年,屬中生代侏羅紀晚期,馬晰腳類恐龍化石,長21.5米,高8米,為亞洲第二。
安岳還有“中國檸檬之鄉之美譽,有30萬畝檸檬海洋、60公里通賢柚長廊,形成了獨特的產業觀光旅游優勢,舉辦的檸檬節、通賢柚節,吸引了大量游客。主要景點有“臥佛院:龕窟139個,造像1613軀, 40萬余字石刻經文。左脅臥佛頭東腳西全長23米,堪稱唐代造像之最。1985年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毗盧洞:摩崖造像446軀,碑刻題記32處,其紫竹觀音、柳本尊十煉圖是全國罕見的珍品。2001年7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圓覺洞:龕窟103個,造像1933軀,碑刻題記23處。以釋迦佛、凈瓶觀音、蓮花手觀音三大窟最為壯觀。195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華嚴洞:龕窟2個,造像159軀,碑刻題記24處。華嚴三圣、大乘十地菩薩、善財五十三參構成“圓覺道場,堪稱石刻精品。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茗山寺:龕窟20個,造像63軀,碑刻題記23處。毗盧佛、觀音、大勢至、文殊等造像,皆雕刻于頂峰絕壁。1994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鍵字: 四川省 安岳石刻 民間藝術 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