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寺
萬年寺為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與金頂一樣建有登山觀光索道,很多游客都把萬年寺作為自下而上正式登山的起點;另外一些游客則把這里作游山結束的終點。
萬年寺始建于晉,原稱普賢寺;唐時更名為白水寺;宋時又更名為白水普賢寺。明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神宗皇帝為給太后祝賀70大壽,賜名為圣壽萬年寺。寺中建筑歷經風雨,多為毀損后所重建,唯寺內高處的無梁磚殿(公元1601年建成)至今尚存。磚殿仿印度佛寺形式上為半球形屋頂,下面為正方形殿堂,暗合“天圓地方之意。全殿用磚砌成,通體無梁,全靠拱頂受力。400余年來,歷經5-7.9級地震多次,至今纖毫未損,被稱為我國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跡。磚殿內頂飾有飛天藻井圖案;殿內四周為環形佛龕,供奉小鐵佛307尊。殿中供奉的普賢騎象銅像,為公元980年由茂真禪師奉詔在成都鑄造成,其時耗費黃金三千兩。銅像比例勻稱,鑄工精良,為國家一級文物。一千多年前,這尊重達62噸的銅像在鑄造成之后,依靠什么托運工具和技術手段運到山上安放,令人十分費解。
無梁磚殿后側有著名的“行愿樓,內供萬年寺三寶:佛牙、貝葉經和御印。佛牙為明代國外友人所贈,據科學家鑒定,為古代劍齒象化石。貝葉經為明代暹羅(今泰國)國王所贈,上書梵文(古印度文)《法華經》。御印為明神宗朱翊爻賜建無梁磚殿時所賜。
關鍵字: 萬年寺 劍齒象 古代建筑 無梁磚殿 貝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