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紅色高原-古城松潘
松潘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316年秦滅古蜀的時候,就置湔氐縣(今川主寺鎮)。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松州,松州之名由此而得。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置松州衛和潘州衛(今若爾蓋求吉鄉),松州衛和潘州衛合并為松潘衛,松潘之名沿襲于此。
松潘有2300多年的建置史,而古城也已經有千年的歷史,它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劍南節度使李德裕在此籌邊時筑柔遠城。到了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建立松潘衛后,將松潘古城墻進行擴修,到了明嘉慶五年的時候,形成了城墻的整體規模。城墻總圍長達6.2公里,整體布局內城跨江沿山構筑,呈等腰三角形,并筑有外城和甕城,與古城的地形、山勢、水流非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古城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部,自古以來即為川、甘、青三省商貿集散地,有“川西北重鎮、“邊陲重鎮、“戰略要沖之稱。目前又是連接九寨溝、黃龍、大草原等重要景區的樞紐。古城海拔2850米,素有“高原古城之稱,1991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現存4道城門,北城門,歷史上叫做“鎮羌門,寬6米,高原本8.5米,由于修街道、填土石等原因,現存高度6米,進深31.5米,比北京故宮的城門洞還深1.5米,是全國明代城門之冠。南城門,歷史上叫做“延熏門,寬6米,高8.8米,進深31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門,也是全國古城門中原貌保存完好的城門,保留有完好的甕城。東城門,歷史上叫“覲陽門,寬6米,高7米,進深22米,雖然規模不及北城門和南城門,但是與其他地方的古城門相比,規模也已經是很宏大。西門,歷史上叫做“威遠門,由于戰事的需要,建在西上頂上。城門洞用條石和大青磚拱成,所用的灰漿是用石灰、桐油、糯米熬制而成,所以,古城墻歷經千年依然這么堅固。
關鍵字: 九寨溝 仿古建筑 城門洞 松潘 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