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佛寺(大像寺)
唐代大佛寺位于閬中城東南嘉陵江對岸的大象山腰,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摩巖大佛為彌勒坐像,高約10米,是四川十大座像之一。大佛身后兩面三刀側有4700多個10厘米高的小佛,排列整齊,刻工精細,全國罕見。此外,摩巖尚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30余處,石刻造像5尊,石刻經幢1處,還有宋代所刻徑逾5米的“虎溪兩個大字。
另外,山上有一“狀元洞為宋時陳姓狀元苦讀之所,其中還有一美麗傳說:陳系閬中城內“醋房街大族,族中子弟多有考取功名者。該陳為專心讀書,尋到嘉陵江對面東山上一個洞窟。帶上些日常用品便一人隱居洞中,朝日用功。有時糧米用盡卻又逢天下大雨,家人不能過江送糧。該陳便忍饑挨餓。時間長了,后來被他發現在洞中有一漏米洞,每逢下雨天只要將碗放在洞口處,便會有米從洞中流出,數量不多,剛夠一個食用。像是上天憐其它勤奮刻苦,該陳大受鼓舞,更加用功,終于一朝成名!
關鍵字: 嘉陵江 大佛寺 大象山腰 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