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斯滿巴碉房
日斯滿巴碉房坐落于距壤塘縣城88公里的宗科鄉加斯滿山前臺地的石波寨中,是一座非常典型的藏族傳統民居碉房,始建于元末明初,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燦爛的民居建筑星河之中,日斯滿巴碉房反映了藏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崇高的審美意識,堪稱藏民族建筑藝術寶庫里一顆耀眼之星。
在藏區的市井城鎮、山莊村寨,到處可見一種崇尚凝重、沉穩和崇高的民居風格。藏族的民居建筑,大部分為二三層的石木結構,主要依據山形地勢而修筑,建筑格式為方形平頂,平面略為錯開造成體塊搭接,各翼以厚實的矩形的塊體為基調,聳立而上,逐次收合。色彩上習慣大片石墻上粉白或涂紅,嵌上梯形黑框的小窗,具有鮮明的線條和整齊的韻律,既表現了生活的熱情和生命的律動,又表現了沉思的理性和脫俗的風度。在青藏高原,藏族人民創造了不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碉房是藏東地區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藏族傳統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分布廣,在阿壩州和甘孜州都有,其中以阿壩碉房最為典型。這種碉房一般是三到四層的樓房,朝向大多是南向或東南向,平面方正,外墻堅實。以四層碉房為例,其典型布置是:底層飼養牲畜和堆放雜物,二層為灶房和貯藏室,三層為臥室,頂層設經堂和曬臺。樓上主要房間敷設地板,人席地而坐,屋中間有一小天井貫通樓層,作通風采光之用,各層之間以獨木梯相連。底層一般無窗。只設通氣孔,二層以上窗口既少又小,且排列不齊。墻身上窄下寬,厚實粗重,有明顯收合。整座碉房外形簡樸,很少裝飾,在山區中顯得比較活潑和富有生氣。這些碉房,有的臨街臨河,有的傍山偎翠,特色鮮明,猶如燦爛的山花,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
關鍵字: 吊腳樓 四川省 青山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