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佛院
釋迦牟尼涅磐圣跡圖 臥佛(3號窟),她也叫釋迦牟尼涅磐圣跡圖,唐代作品。因地處安岳、樂至、遂寧三縣交界處,比較偏僻,所以以前看到和了解的人比較少,直到1982年省、地、縣有關部門來這里普查,才發現這里躺著一個國寶。這里依山傍水,翠竹掩影,景色幽雅。臥佛象懸睡著的巨人橫臥在一塊高約20米的沙巖中,背北面南,呈全身,全長23米,堪稱我國古代全身石刻臥佛之首。大足石刻臥佛(31米)雖然比她長一些,但卻是半身的,而且要晚450年;潼南石刻臥佛雖然也比她長一些,但卻是粗刻,系民國21年(公元1932年)所鑿,距今才50多年。
主體像臥佛腰前坐著弟子阿難,頭腳處各立一尊力士,充分顯示出她在涅磐變中的突出位置。左右力士均為密跡金剛力士,密跡金剛力士見佛滅度悲痛欲絕,據《佛入涅磐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說:力士愛戀釋迦的足如優缽羅花,于是抱住佛的腳不放。上層(臥佛右臂上)分兩排,各站著菩薩、阿羅漢、力士等10尊高約2米左右的刻像;中間禪坐說法的釋迦牟尼法身像。
釋迦牟尼弟子像 臥佛左右前排侍立弟子像9尊(摩訶迦葉、舍利佛、目犍連、須菩提、富樓那、摩訶迦旃延、阿那律、優婆離、羅羅),與佛前阿難合稱釋迦佛的十大弟子。
天龍八部之像
后排為天龍八部之像,即八部眾: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迦,天龍八部多為妖魔鬼怪,受佛教化而修成護法神。雙手握大蟒蛇的是天龍八部之摩羅迦像,傳說中的蛇神,呈忿怒狀,形象夸張。圖中后排左一為菩薩像。下層(臥佛左臂下)刻有數尊姿態各異的小像,其排列好似綴連成篇的連環畫,為五代、宋時作品。刻有華嚴三圣和十二圓覺菩薩像等。這尊唐代臥佛主體像長達23米,營造頗具新意,非常典型,而且是左側臥佛,很多人對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的故事
關鍵字: 天龍八部 妖魔鬼怪 護法神 觀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