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山
高峰山位于蓬溪縣城北25公里處,屬文井鎮所轄。環山百里皆為中丘地帶,而獨此山一峰突起,海拔547米,且樹木蔥籠,覆蓋全山。遙望高峰山,恰如綠色寶塔巍然屹立;登山遠眺,真有“人在畫中游、“一覽眾山小之感。
道教八卦迷宮,該寺座西面東,木結構,因其建設按照先天九宮八卦修建設計,被譽為“川北迷宮,“天下第一奇觀,山門、正殿、廂房合為一體,計200余間,上下三層。其間回廊連貫,樓閣勾連,曲徑通幽。殿堂多依山就勢靠山門、正殿。樓閣環繞,結構謹嚴。山門為重檐三滴水歇山寺頂,穿斗式梁架,面闊十一間44米,進深三間八米,通高10米,垂帶式踏道12級。門前石獅一對,山門上鐫刻人物花卉浮雕。正殿為單檐懸山式頂,抬梁式梁架,居寺中,位置稍高。其它殿堂均依山就勢緊靠山門正殿。多設暗室、暗道、隔壁墻、天橋、樓梯、屬道教山觀。
五里石板古道 高峰山奇峰兀起,寺觀巍峨,古木參天,郁郁蔥蔥,山中“油泉,米穴,五里石板古道,道藏碑刻,高峰晨望,西門晚眺等景觀,自然樸素,靈秀宜人,極富道存韻致,又多田園情趣。至今四季游人如織,香火鼎盛,為四川省第三大道觀,也是蓬溪保存最完整的道觀園林,有若迷宮。
觀內有匾額三百余塊,其中民國時軍政首腦人物林森、于右任、何應欽等的題贈現存有四十多塊。建國后有時任川北行政公署主任,后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曾游覽高峰山簽暑的布告。
山上還建有清末道人王源清、民國道人范明清碑亭,亭內多刻戲劇人物浮雕,另有水墨畫六幅,系木結構單檐歇山式建筑,穿斗式梁架,面闊十五間64.3米,進深六間10.5米,通高6.5米。景區內有始建于初唐,完善于當代的兩座道觀,即定香宮和高峰山道觀,建筑面積約8000平方米。
高峰山道觀內有堪稱國內宗門一絕的“八卦迷宮建筑,定香宮有“神仙妙技涂于壁,千古丹青巧不來的宋代“仙畫遺址。有千年古鎮--石洞鎮遺址及著名唐代神話故事“羅衣秀才遺址。有“佛、“道同葬一山的史實。有馬桑溪和高峰山水庫可供游客水上游樂。2003年被評為國家aa級風景區。
高峰寺,始建于唐,屢廢屢興,至清未明初所建成的寺廟建筑群尚遺存至今。寺廟全部建筑均為木結構樓閣式,整個建筑群按先天八卦設計修建,5200多平方米的建筑有大小門400多道,在全國宮觀、寺廟中實屬罕見。其門又分為正門、側門、虛門、活門、死門、機關暗道門等幾種,都沿山勢交錯設計,故有“川北迷宮之雅稱。
高峰山腰依八卦按乾、坤、坎、離而設4門,依“四象修4條上下山小道,山頂、山腰、山腳因八卦而呼應神通。全山有上百年乃至上千年古柏5000余株。在山頂,極目四望。環山有8條山系,恰恰相反似8條巨龍回首向高峰。高峰山頂,又形似長龍,且以唐代古剎為龍頭,有如九龍翹首捧太極。
關鍵字: 石洞鎮 神話故事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