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鷲峰寺及白塔
鷲峰寺為古建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倚鷲峰山而得名,因寺內有白塔,又稱白塔寺或白塔禪院。在遂寧市蓬溪縣城西門外。唐代時為古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建白塔,明宣德九年(1434年)邑宰李孚重修寺宇,清代建萬年臺,形成塔寺結合的古建筑群。
白塔名鷲峰寺禪院佛頂舍利寶塔。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由縣彥李白琳創建于蓬溪縣鷲峰山。塔為四方形仿樓閣式磚塔,高13層及塔高36米。各層仿木結構為四柱三間,柱有明顯側足。撩檐枋上棱砌磚二層,再疊澀五層,使塔檐深遠厚實,一至六層頭,補間施裝飾性斗拱,每層2.4米,為一斗三升,拱間篆花形,底層塔門向西開設,余為三方設假門。各層每邊置拱門三個,中有方形心軸,緣石砌梯道盤旋至頂,每層塔心壁施斗拱三升承托穹隆頂形為得龕,穹壁彩繪壁畫,前塑佛像為一佛二弟子,共十三身。底層四柱鐫纏龍四條,塔剎為寶瓶頂,施五級球形葫蘆攢塵收結,有詩曰:直凌漢宵三千尺,閣盡滄疊八百年。
主體建筑為四大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觀音殿。集中了幾個時代的建筑特色,為古建筑的精華。觀音殿后抵鷲峰山,山上有佛骨塔5座,火葬圓寂后的歷代宗師。1983年將天王殿移建在赤城湖清幽島上。
關鍵字: 古建筑 天王殿 蓬溪縣 鷲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