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苑寺
殿內塑像,采用彩生漆打底、石色粉繪與貼金相結合的手法,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格、氣質、身份賦彩,使各個塑像衣著華美。因為采用了大面積刷漆貼金,雖經幾百年歷史,仍璀璨奪目,金碧輝煌。
殿內“佛傳壁畫,更令人贊嘆不已。精美的壁畫,內容廣博,對研究我國繪畫藝術不失為珍品。而且對研究軍事、體育、醫藥、服飾、建筑、文藝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研究我國社會風情更是難得的寶貴資料。
在大雄寶殿內四周高3.5米的壁上。繪制者精美的十六鋪。二百多幅《佛傳》故事彩畫。每幅壁畫均以四字墨書為題。末尾繪著該寺當年的主持僧凈智及其徒道芳和尚等信徒的肖像。總計170多平方米,是明代英宗天順初年(公元1457年)大殿重建后,由民間藝人集體繪制的。
壁畫內容從題為《摩耶托夢》開始,說的是伽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二十四年(公元前546年)四月初八日,在京城嵐毗尼園無憂樹下誕生了一個嬰兒,起名喬達摩middot;悉達多。摩耶夫人分娩后,因身受十月懷胎之苦,剛7天就離開了人世,在襁褓中的悉達多就由他的姨母養充。他7歲時開始學文習武。青年時期游觀務農,20多歲時,已懂得文學、哲學、數學,又是一個騎射劍擊的能手,武藝過人,擲象成坑,天姿聰慧,博學多才。29歲時出游京城四門,體察到老百姓生、老、病、死之苦。為了解脫人間疾苦,悉達多不顧父親凈飯王的阻擋,夜走出京城,金刀落發,毅然出家修行,法名“菩提薩捶,縮稱“菩薩。在苦行林中,禪坐菩提樹下,風雨不起,熬過了6年苦行。6年間帝釋命牧牛女取乳糜,盛金缽,供食用。牧女獻糜、帝釋獻衣,終于成佛。25歲時,在野鹿苑(今波羅奈城)初轉法輪,講經說法,普渡眾生。釋迦于公元前486年涅磐。他的一生,在世80年,說法300場,開無量法門,渡無量眾生。迦毗羅衛國“釋迦族老百姓,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圣人。
關鍵字: 大雄寶殿 天王殿 小青瓦 觀音殿 覺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