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瓶口
寶瓶口,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且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 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
寶瓶口寬度和底高都有極嚴格的控制,古人在巖壁上刻了幾十條分劃,取名“水則,那是我國最早的水位標。
內江水流進寶瓶口后,通過干渠經仰天窩節制閘,把江水一分為二。再經蒲柏、走江閘二分為四,順應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及綿陽、射洪、簡陽、資陽、仁壽、青神等市縣近一萬平方公里,一千余萬畝農田。
關鍵字: 寶瓶口 成都平原 灌口山 玉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