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旅游概況
德陽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人文與自然景觀相映生輝:廣漢"三星堆"遺址的發掘,改寫了巴蜀文明史,轟動海內外;廣漢三星堆古蜀文化遺址發掘的青銅人像堪稱世界之最;三國遺跡有蜀漢軍師龐統祠墓,諸葛雙忠祠;紀念辛亥革命七君子楊銳的楊銳紀念館和志愿軍特級英雄黃繼光的繼光紀念館也令游人駐足;全國四大年畫之一的綿竹年畫其精美堪稱一絕;德陽孔廟是我國規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孔廟之一。 龐統祠、白馬關、落鳳坡、諸葛雙忠祠等三國遺跡令人流連忘返;鎣華山、九頂山、紫巖山風景區空氣清新,美景怡人。
德陽市是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地級市,現轄旌陽區、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中江縣和羅江縣6個縣(市、區),幅員面積5954平方公里,總人口380萬。能源充足,全市年電力供應量達49.03億千瓦時,天然氣年供給量達7.09億立方米。通訊發達,全市程控電話容量已達55萬門,開通38.85萬戶,移動通訊工具人均擁有量居西部第一,光纖、isdn、adsl進入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城市信息化水平較高。 德陽自然條件較好,大部分地區屬都江堰自流灌區,是四川省重要的糧、棉、油、豬、蠶、菸的生產基地,素有"天府糧倉"的美稱。地下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產達30多種,磷礦石、石灰石、天然氣和礦泉水等儲量尤為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水杉、禿杉和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川金絲猴、扭角羚、云豹等。森林覆蓋面積4000余公頃,覆蓋面積達35.62%。 德陽是四川重要的工業城市,已形成機械、化工、食品、建材、醫藥、輕紡、服裝等工業門類,擁有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東方電機廠、東方氣輪機廠等一批知名企業,是全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之一。2003年工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達44戶,過10億元的達9戶,省級以上名牌產品55個,劍南春白酒、藍劍啤酒等產品深受用戶喜愛。縣域經濟發達,什邡市、綿竹市、廣漢市連續多年位居四川省"十強縣",旌陽區也多次進入"十強縣"行列,中江縣跨入全國農業百強縣行列,羅江縣新材料和電子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
德陽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地處成都平原腹地,是成(成都)-德(德陽)-綿(綿陽)高新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便利,距省會成都50公里,寶成鐵路、成達鐵路、成綿高速公路和國道108線貫穿境內,南有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北有綿陽南郊機場。德陽是名人匯聚地,有孝子安安、名臣秦宓、農學家張師古、文學家李調元、“戊戌六君子”之一楊銳和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等眾多古今杰出人物。
德陽是國家確定的重大技術裝備制造基地,中國二重、東方電機、東方汽輪機三大重裝生產企業的重型機電產品以及劍南春酒廠生產的名酒劍南春蜚聲中外。 德陽旅游基礎設施完備,地處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綿陽機場的中間地帶,寶成鐵路由北而南貫穿全境,直通成都。 德陽市氣候 德陽市地處中緯度,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市境內地形地貌多樣,氣候差異大,形成不同的小區氣候。氣溫沿山體坡面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立體氣溫顯著,氣候類型多樣,有山地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等。
中部和東南部的平原和丘陵(占全市總面積的80%),受亞熱帶緯度地帶性影響,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 年平均氣溫15℃—17℃,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6℃,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5℃。年平均日照時數1000—1300小時,日平均氣溫終年高于0℃,≥0℃積溫5500—6000℃。
年總降水量900—950毫米,降水量自西北向東南逐漸減少,西北部年降水量950毫米以上,中部900—950毫米,東南部960毫米以下。降水量多集中在5—10月,占年降水量的87—89%,降水量最多年達1400—1500毫米,最少年僅530—630毫米。 年平均無霜期270—290天。平均每年降雪日數1—3天,多出現在隆冬季節。平原、丘陵盛行偏北風,年平均風速1.4—1.6米/秒,春季風最大,3—5月平均風速在1.6—2.0米/秒之間,最大風速達14—19米/秒。秋冬季風最小,10—2月平均風速0.9—1.5米/米之間。
德陽市旅游投訴電話:0838-96927
四川省旅游投訴電話:028—86657308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關鍵字: 亞熱帶 四川省 德陽市 綿竹市 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