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瞿塘峽暑期游記
7月25日 凌晨5點,我正熟睡中,忽一人大呼:瞿塘峽到了!我猛地驚起,沖出船艙。天空還未破曉,朦朧中,看著船由寬闊的江面駛入一條狹窄的峽谷,兩岸是懸崖峭壁,雖然沒有“猿聲蹄不住”,但的確可以感受到李白詩的意境。瞿塘峽僅8公里,不一會兒就過了。
8點,我們換了小游船,進入小三峽。我認為,小三峽之景,勝過大三峽。小三峽由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河水不像長江那樣黃,是非常清澈的,航道比長江三峽窄的多,多險灘,需要艄公來撐船。兩岸風光秀麗,景點很多,我只挑最有特色的來說一說。
峭壁上,有古棧道遺跡,整整400公里。它是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時留下的,峭壁為90度,當初如何修的棧道成為了一個歷史之謎。’
龍門峽,有非常多險灘,其中之最是銀窩灘。相傳無數船只沉沒于此,留下大量金銀財寶。由許多人想要打撈,都是一去不復返。現在,航道經過修整,沒有以前那么險,但是,水之急,不時有浪花濺到船上,船底與河底相撞的聲音仍然令人震撼。50米遠了水道,船整整行了20分鐘。
過了以險著稱的龍門峽,我們到了以奇著稱的巴霧峽。在這里,兩岸的高山上,云霧繚繞,宛如仙境。最令人稱奇的是久負盛名的“巴人懸棺”,在數百米高的峭壁上的洞里,依稀見到一口棺木,據說,這是最高的懸棺(比武夷山的高的多),也正是由于此原因,此棺至今仍無法靠近,因為是在峭壁上,最重要的是非常高,上下都是光禿禿的峭壁,根本無法攀援,看來,只有等三峽大壩建成,大水淹沒時,才有辦法靠近。而當時此棺是如何放置的自然成為了歷史之謎。
下一個是以秀著稱的滴翠峽。這里有許多深不可測的溶洞,至今無人走透,它們還伴隨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還要說一下,小三峽里的山村。太美了,在秀美的群山環繞之中,清澈的河流邊,點綴著小小的山村,一片綠色,真是世外桃源。
小三峽的盡頭,還有小小三峽,是剛開發沒多久的。連游船都進不了,只能靠纖夫來拉船,只可惜,這不包括在游程中,不能體會“纖夫的愛”了。
出了小三峽,回到長江面上,我們漸漸進入了最著名的巫峽。
船到巫峽,看到的景色與想象中得差不多,只是江水黃了點。江面比小三峽寬些,兩岸是連綿不斷得高高的山崖,景點多如繁星。累了這么多天,我忍不住倒在船艙里睡著了。一睡不要緊,西陵峽與我失之交臂!
晚上8點,到了向往已久的三峽大壩。在夜間,看得不太清楚,但從那燈光之高、之多、之遠,可見那工程的壯大,西陵市和西陵大橋就是三峽大壩造出來的,西陵市住的全是三峽大壩的工作人員,西陵大橋是專為運輸三峽工程物資而建的大型斜拉懸索橋。
10點,船過葛州壩船閘。過了三級閘,跟坐電梯似的。只是在“電梯”里,我又睡著了。
凌晨1點,船到了終點站---宜昌,我們連夜坐車去武漢。我們的三峽之旅結束了。
關鍵字: 小三峽 巴霧峽 滴翠峽 瞿塘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