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石寶寨自助游
石寶寨位于重慶忠縣的東部,長江的北岸,距離縣城40公里,是我國目前僅存的幾座木結構建筑之一,號稱“世界八大奇異建筑”、“江上明珠”。這里有座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宏起義,據此為寨,“石寶寨”名由此而來。
石寶寨拔地而起,依山挺立,飛檐展翼,相傳乃當地的能工巧匠根據雄鷹展翅盤旋直上玉印山而構思設計。寨子由寨門、寨身、閣樓幾部分組成,共分12層,高56米,系全木質結構。從下至上,逐層縮小,層層相連,之間有轉梯相通,整個建筑外觀造型極為奇特。石寶寨始建于明萬歷年間,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它原為方便人們取道閣樓登臨山頂“蘭若殿”而造,有9層,暗含“登臨九重天”之意。康熙、乾隆年間曾有過大規模修繕,后又在于1956年加蓋3層,方形成如今的12層閣樓。
寨內石壁上,有歷代碑刻和歷史名人甘寧、劉宴、陸贄、杜甫、白居易等的畫像和塑像。行至七樓往左,可見“鏈子口”。明萬歷年間,知州伊愉倡修天子殿,當時上山無路,為運磚、木等建筑材料上山,便加固拓寬古棧道、石梯,“貫鐵索于壁”。扶索而上,便為“鏈子口”,在這里能夠很好地欣賞長江的浩蕩雄姿,滾滾江水東流而逝的美景。此外,石寶寨內還有三組雕像,時代久遠,雕像面目清晰,表情豐富,內容豐富:第一組為巴曼子刎首保城的故事;第二組為張飛義釋嚴顏的三國故事;第三組為巾幗英雄秦良玉的故事。這三組雕像不僅增添了石寶寨的亮點,同時也為中國民俗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登臨寨頂,可見寶剎。廟宇雄渾,香火不斷。寨下還有石寶街,青石板路,明清建筑,古樸雅致,洋溢著濃郁的巴渝民風。
景點旅游提示
門票:20元/人
到達方式:石寶寨地處長江旅游線上,每天過往和停靠石寶寨的旅游船和普通客船及快艇數10班。
石寶寨至忠縣陸路約40公里,每天來往旅游班車達30班,前往十分方便。
飲食:石寶寨前小噓鎮川味小吃十分豐富。
購物:寨下的石寶街內民風淳樸,手工藝品種類繁多,價格便宜。
住宿:可以宿于忠縣城內,也可以宿于石寶寨景區內的旅舍、賓館、農家。
關鍵字: 旅游船 民俗文化 石寶寨 青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