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明珠------石寶寨
石寶寨是我國目前僅存的幾座木結構建筑之一,號稱“世界八大奇異建筑”。坐落在重慶市忠縣長江北岸,西距縣城40公里,東距萬縣52公里。此處臨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宏起義,據此為寨,“石寶寨”名由此而來。
石寶寨所在的玉印山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鐵索在山頂修建了一座寺廟,名“蘭若殿”;嘉慶年間又聘請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鐵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勢修建這座樓閣。石寶寨塔樓,依山聳勢,飛檐展翼,塔層從下至上,逐層縮小,各樓層飛閣之間,均有曲折迂回的轉梯相通,造型十分奇異。整個建筑由寨門、寨身、閣樓組成,共12層,高56米,全系木質結構。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經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原建九層,隱含“九重天”之意。頂上三層為1956年修補建筑時所建。寨內有三組雕塑群像,其一為巴曼子刎首保城的故事,其二為張飛義釋嚴顏的三國故事,其三為巾幗英雄秦良玉的故事。
為了使石寶寨這一“國寶”得到完整保護,專家們制定了就地保護“護坡仰墻”方案,解決了石寶寨被淹難題:在寨樓不動的前提下,抬高樓門,并沿玉印山周圍修筑一圈護坡,防止江水滲透;然后在護坡上修建1米高的仰墻,把整個山寨圍起來。
由于三峽庫區蓄水后,江水水位將比石寶寨寨門高,為了避免仰墻擋住寨門,影響江中游客欣賞石寶寨全景,設計者特意在寨門前的仰墻上留下一道長達50米的豁口,在豁口處安裝一道可以升降的鋼閘門。在高水位時,關閉鋼閘門保護寨門;長江水位降低后,打開鋼閘門,游客可通過豁口觀看全景。
關鍵字: 萬歷年 三峽庫區 巾幗英雄 石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