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寺
東林寺東林古剎為區內著名的佛教勝地。始建于宋代淳熙年間,距今已有820多年歷史。至明代成化年間,擴建為四合院三重殿(不含山門),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至十年浩劫時,東林寺大部分廟宇及佛像已遭損毀。僅存正殿、右廂房及寨門右側的摩崖石刻千手觀音座像。1986年,東林寺被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東林寺被確定為佛教活動場所,進行了部分修復和重塑佛像。寺廟建有正殿、前殿、后殿、左右廂房及財神殿、六神殿、無常殿、送子殿、地獄十二殿、奈何橋、鐘樓、山門等。并有客房、食堂、廚房、憎人宿舍等設施。修復后的東林寺,基本保存了古建筑的風貌,并增修了六面、七層、27米高的文殊佛塔。
東林寺最吸引游人觀賞是刻于山門外右側巖壁上的宋代摩巖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此造像跏趺坐于一石鑿壁龕內的鰲魚連花寶座上,造像高2.35米,寬0.85米,一頸、三面、九臉、42臂,其42只手各執有降魔法物,造像左右刻有飛天,塑有信任和供養6尊及金童、玉女。細觀千手觀音造像,其姿態優美生動,面相清秀圓潤,容顏慈祥可親,造型獨特新奇,形象栩栩如生。造像雕刻手法流暢自然,繼承發揚了唐代“薄衣、透體、豐滿如美的藝術風格,其藝術成就,可與大足石刻同期的石刻相媲美。
關鍵字: 東林寺 千手觀音 古建筑 大足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