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壽寺
位于寶頂山大佛灣右后側,由南宋高僧趙智鳳于公元1178年始建,原稱五佛崖,擴建后用現名。原寺已廢,現存寺院為明、清建筑。占地面積五千平方米,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飾精美。主要殿堂有山門、天王、帝釋、大雄、三世佛、觀音、維摩七殿和兩廊寮房,分布有致,飛檐門角,氣勢宏偉,明永樂年間,在該寺南側修建20余米高、八角四重檐的“萬歲樓。寺內刻有大佛灣造像雛形,當是大佛灣造像藍本。殿宇有鏤雕彩繪數千幅,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典雅清麗;殿內圣像莊嚴令來者雜念頓失,肅然起敬。寺內園林曲徑通幽,古木參天,奇花異草觸目皆是,四時崢嶸。圣壽寺在明、清時香火鼎盛。公元1504年,僧錄完公奉朝命將孝宗皇帝手畫水蓮觀音像送五臺、普陀、寶頂供侍,使三山齊名海內。現年計香客游人近百萬眾,每至二月香會,人如潮涌,香如巨薪,史有“上朝峨眉,下朝寶頂之盛譽。
圣壽寺屬禪宗臨濟派法脈,現任住持為釋大果法師,系四川省重點開放寺院,乃渝州十二景之一。以佛國圣境而蜚聲中外,是中國西南著名的佛教文化勝地。
關鍵字: 佛教文化 四川省 圣壽寺 大佛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