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九天--西安大唐芙蓉園游記之七
下午5時整,我們又折回鳳鳴九天劇院,興致勃勃地觀看了五幕大型詩樂舞劇《夢回大唐》。也許是今天接二連三地新鮮感做足了情緒鋪墊,一場集現代高科技展現手段與夢幻般奇思妙想完美結合的歌舞盛典深深地震撼了我!我跟隨著演出的進程,在華燈初上宮女群娥的“游園驚夢”中入夢,在美女如云佳麗三千的“夢幻霓裳”中流連,在綠腰紅秀柳枝輕揚的“夢游曲江”中沉迷,在花團錦繡紫氣迎祥的“夢回大唐” 中陶醉。看不夠的雍容華貴,聽不夠的繞梁余音,聞不夠的撲鼻清香,想不夠的大唐風情。
《夢回大唐》全劇由序“游園驚夢”和“夢幻霓裳、夢浴華清、夢邀秦王、夢縈西域、夢游曲江、夢回大唐”六幕共七個部分組成,是一臺集盛唐風情、歌舞精粹、絢麗奇幻、神秘刺激、狂歡多彩的綜合性大型樂舞表演,可謂是現代唐風樂舞之登峰造級的精粹。它集詩、樂、舞藝術表演,融舞臺、燈光、音樂、服飾等特技表演為一體;動感與大氣、華貴和美艷是整個詩樂舞劇的亮點。
走出劇場,那優美的音樂舞姿依然在心中回蕩,那是夢嗎?不,在夜色中華燈結彩的大唐芙蓉園就在我們的眼前。
美在缺憾
有一天和一個朋友聊起關于缺憾的話題,得出了一句自以為是的真理:缺憾成就了人生的完美。就如唐僧師徒取經回來,乘神龜過通天河,因為忘記了答應神龜的事而落水,經書全濕,后來在石頭上晾曬,有一頁經書拿不下來,唐僧嘆息,悟空說:天地日月尚且不全,何況經乎?
我們早上9點進園,馬不停蹄地看到下午3點,還是剩幾個景點沒轉到:仕女館、芳林苑、紫云樓等,都僅從遠處瀏覽觀而已。這正如大唐芙蓉園的設計,盡管是出自大手筆的經典之作,整個如一首既氣勢恢弘又纏綿悱惻的歌詩,豪放與婉約并舉,磅礴和嫵媚交融,但也偶有敗筆:比如杏園中的孔子畫像,我總感覺好象戴了帽子并非正宗。試想,孔子是個大教育家,這個光環夠絢麗了,如果戴了帽子——工作人員說是官帽——似乎宣揚的就是“學而優則仕”,豈非本末倒置,難不成教育家的“官銜”還不足說明他的偉大不成?還有曲江胡店的四根石柱,本來雕的是四方神圣,就該按其方位排列,卻布成一字長蛇陣,華美中略顯不足。
回來的時候在車上想,以后有機會,我還是要再來的,或者在春天,早8點進,晚10點出,白天夜景都可飽覽;或者是在初雪朦朧的季節,走在園中,看小雪飄飛,整個園被籠罩在粉妝玉砌、玉雕冰琢的世界里,該是更有朦朧的誘惑。
那時候,也許留下的遺憾就會少了吧。
關鍵字: 鳳鳴九天 芙蓉園 西安 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