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豐鎬
豐和鎬是西周的都城,遺址在今西安西南20余公里的灃河兩岸。它的建立,揭開了我國許多王朝在陜西建都的歷史。
建立周王朝的周族,在周文王時強盛起來,占領了灃河流域,首先在灃河西岸營建了國都豐,以此作為滅商的大本營。周武王時,因王權的擴大和宮殿發展的需要,又在地域更為開闊的灃河東岸營建了新都城鎬。豐、鎬雖分處灃河兩岸,但聯系密切.有橋舟相通,實際是一個都城的兩個分區。從公元前11世紀中期一直止公元前770年為止,在長達280多年的時間里,豐鎬作為西周的都城,始終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它為關中地區的繁榮以及使關中成為古代帝王之都奠定了基礎。
現在雖然豐鎬的地面建筑除靈臺臺基外,其余已蕩然無存。但大量的調查和考古發掘又為人們了解豐鎬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因而吸引著許多游客前往參觀、考察。豐京遺址在今西安市西面南起秦渡鎮,北亞客省莊、馬王村一帶,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的范圍內,鎬京遺址的范圍大體上到斗門鎮、花園村、普渡村、洛水村、上泉北村等一帶,東西1.5公里,南北4公里。同時發現了許多文化遺存。在馬王村附近發現一段可能是豐京宮殿的夯土臺階遺址。在張家村附近先后發現了7個馬殉葬坑,其中二號坑保存最為完整,即我們所說的灃西車馬坑。
此外豐搞遺址上還出士了許多青銅器、骨器、玉器、蚌器、陶器和其他各種飾物;出土了大批板瓦、筒瓦和槽瓦等建筑材料。
關鍵字: 張家村 斗門鎮 花園村 車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