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庵
乍聽八仙庵這么個名字,就有一股香燭味道撲鼻而來。八仙庵是一座道觀,最初用來紀念各顯神通的八仙,它建立在唐朝興慶宮的遺址上,到宋朝才開始成了道觀,至今沒有更改。庵前有石頭砌成的兩座大牌坊,兩旁樹木蔥郁,對面的照壁上刻著“萬古長青四個大字,有三間山門,左右各有鐘、鼓二樓。聽說光緒年間,慈禧太后西行途中曾經在這里避難,又是題匾,又是出資金的,很是熱鬧了一番。
其實八仙庵一直都是一條不寂寞的街,大大小小的古玩、掛件兒、觀音像擠滿了街道,尤其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男男女女將近萬人會不約而同地來到這里,燒香許愿,使這條街熙熙攘攘的。三塊錢差不多就能買上一把香,十來塊錢就能買上兩只大紅燭,再花上三、五塊錢捎幾只代表平安的觀音墜子回去,幾乎是來這里的香客必做的幾件事情。當然,八仙庵除了燒香祈福之外,最吸引人的就是庵外的那條街了。街非常小,也很短,只有100米左右,兩旁是仿古的二層樓,從頭一直貫穿到尾。走進去,每一間房子里都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古玩物件,有的甚至還沾著舊朝的泥土。每一間小店的布置都很簡單,四周是一圈一落到底的玻璃櫥窗,非常具有一種平民色彩,沒有過多的裝飾與打理。很多古舊的銅鏡、屏風、書籍、文房四寶、銅劍、古刀、陶罐、瓷器、花瓶、玉墜兒、折扇等等,五花八門,就那么互相靠在一起,擠在玻璃櫥窗里,一點也不刻意地去突出其中的哪一個。絕大部分都是平常的家居用品,想想多少年前的那些人,家里就擺放著這樣的一些東西,那種平平常常的生活態度讓人很有幾分親切感,看著心里舒服。
聽小店里的老板講,現在的生意大多慢慢地不如從前好做了,好在小店的租金不算貴,也還可以將就著過下去。每周的周三和周日是兩個集中的古董交易日,這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了,各家都會挑選出幾種很有幾分來頭的古董,精心地擺放出來。有時侯,一天的成功交易下來,整整一個月都可以高枕無憂。店里的老板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就看你識不識貨!那言語與眼神中不經意流露出的優越感,多多少少有一點讓旁人無所適從,對這些古董玩藝兒心生敬畏。
在這條街上,一定不能錯過的還有那些小地攤,常常能從中找出一些寶貝玩藝兒來,表面看上去大多是一副毫不張揚的樣子,沾滿了灰塵。小攤主大都穿著平平常常的或黑或藍的衣服,像姜太公釣魚般的等待愿者上鉤。他們倒不擔心手里的東西賣不出去,一兩個月或者一年半載的都沒有什么關系,只要它們都能碰到真正喜愛它們的買家,有時侯賣出去一件自己非常看重的古董,連賣家也會有幾分舍不得,倒底已經有了感情了。
關鍵字: 優越感 無所適從 約定俗成 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