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陶瓷古鎮-陳爐鎮
在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東南30華里的山顛上,有一小鎮,名曰陳爐。據史書記載,陳爐鎮因“陶爐陳列而得名,因陶瓷而留名。陳爐,乃當今歷史唯一遺存的“爐火千年不絕規模最為龐大的耀瓷基地,堪稱中外陶瓷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跡,世界上難得一見的東方古瓷鎮活化石。 陳爐先民何時壘窯燒瓷無人得知,但據陳爐窯神廟的梁間板記載,陳爐地區燒制陶瓷的歷史可上溯到1400多年前的北周時期,后經唐宋至明、清連綿不斷。清乾隆年間;曾創造了年產八百萬件瓷器的業績。 最新考古發現;陳爐共有金、元、明、清、陶瓷燒造區30余處,窯爐40余座,作坊遺址和各時代典范文化堆積面20多處,采集和出土文物標本1.5萬件(片),堪稱“北方青瓷之都。
陳爐陶瓷業在綿延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土壤,其陶瓷文化的民間性、歷史永久性、可欣賞性和不可替代性,獨一無二的民居建筑風格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風土人情,涵養了文化旅游的豐富內容和特點。陳爐枕骨瓷窯早在唐代就有“爐火膛里翻火焰的記載,到了北宋,制瓷業達到鼎盛,以燒造青、白、黑和醬釉瓷而出名,自元代至今,一直是西北地方最重要的瓷業生產基地,其瓷制品的碗、盤、盆、罐、瓶、盒、燈、爐等日常生活用具為主,另有一些陳設器、供器、瓷雕等,釉色有青釉、姜黃釉、黑釉、醬釉、茶末釉、青百雙色釉、香黃釉、白釉青花、白地黑花、鐵銹花、紅綠彩瓷等,陳爐的民俗與陶瓷密切相關,民居、民膳、民藝蘊藏豐厚的陶瓷文化內涵。陳爐民居年代久遠。凝結著歷代陶工匠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陶腹、陶穴、罐罐壘墻,依山排布,密如蜂房,被譽為爐山八景之一。瓷片鋪路,富有油畫效果,極具觀賞性,被譽為“腳下的藝術。
陳爐,山川壯美,人杰地靈,陶瓷文化沉淀深厚,民風民俗獨具特色。漫步爐山,古風猶存,千百年來遺存下來的古窯場、古制品歷歷在目,故瓷殘片俯拾皆是,罐罐壘墻隨處可見。在這里,您可以盡情領略黃土高原的深厚氣息,可以細細品味陶瓷藝術的古雅爛漫,可以切身感受窯洞文化的風情多姿,可以心領神會民間建筑藝術的匠心別具。
陳爐,像鑲嵌在關中北緣群山叢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著八方來客。
關鍵字: 人杰地靈 民風民俗 陳爐鎮 陶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