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月亮洞
月亮洞,在山陽縣合河鄉,距縣城45千米。其洞內景觀自古以雄、險、奇、幽、大而馳名,洞外山水又以秀麗多姿而引人入勝。沿九曲回腸的金錢河十里峽谷順流而下,其峰巒疊嶂,蒼翠峭拔,云遮霧繞,景致絕妙。上游的第9龍潭谷,有九潭碧水。傳說是東海龍王敖廣的九個兒子,在此修身養性,各居一潭,因而得名。其風景旖旎,似世外桃源。飛流沖裂翠崖,擊石瀉潭,飛濺“玉粒珍珠,遠眺似姻如云,飄渺繚繞;絕壁仙生幾株天然盆景“懸空撲伏;小溪龍潭清澈見底,魚蟹嬉戲“青龍曬背;三兩個小石竟“力擎千鈞,將一巨大頑石凌空懸起,其妙不可遐思。中游峽谷,忽闊忽窄,水流時緊時緩,并有“翠屏藏幽、“天然棧道、“伏鷹、“虎口等自然風光點綴。沿途美景目不暇接,仿佛徜佯在藝術畫廊之中。
下游景觀,是著名的山陽八大景之一的“金花交會。金錢河與花水河分別從兩個峽谷中噴流交匯,河水一清一濁,涇渭分明,同流合歡,形成一道雙色巨龍,波浪起伏,長達數十丈,穿越“石門奔流而去,其雄壯妙不可言。月亮洞在“金花交會下游3千米的大峽谷半山腰上。其洞古老而神奇,因生山巔,形若滿月,與天同齊,另有神話傳說而得名。洞之面向山巍峨,有形似“犀牛望月,與“飛鹿追月山峰遙對呼應顧盼,相得益彰。洞分上下,上洞叫南天門,由月亮洞內石徑而上即可通達。登臨南天門,飽覽山河秀色。“南天門高人云端,北對青山聽鳥言。東聞水聲常在耳,西望瑤池降群仙。清咸豐佚人在壁上題書的這首詩,所詠的就是此情此景。
月亮洞發現較早,據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修《山陽縣志》載,其洞深4千米,9層洞天,且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連,千回百折,無洞不奇hellip;hellip;洞中的石鐘乳、石筍、石林、石幔,千姿百態,有的形似五彩羅帳,有的宛如千丈飛瀑,有的賽似水晶宮殿,有的活像花果仙山;還有那形同神似的“天官賜福、“天王托塔、“子牙神鞭、“群仙聚會、“定海神針、“絕壁奔鹿、“斷劈女神等等。洞下有滴水聲,如鐘如琴,有人稱之為“洞中千年畫,滴水萬古琴,真是精巧別致,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聚集人間珍奇之大成,令人嘆服天工造物之神奇。游人到此探險,無不驚嘆:“神仙圣地,天下奇觀!洞中一游,飄然似仙。月亮洞內外俊逸秀美,一年四季,季季有景,景景宜人,既有江南景色,又有北國風光。春,群芳射蕊,爭奇斗妍。夏,萬木蔥籠,流水淙淙。秋,碩果累累,紅葉滿山。冬,山舞銀蛇,白雪皚皚。
關鍵字: 山陽縣 月亮洞 金花交匯 金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