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
鳳翔東湖是美名滿三秦、佳景傳四方的一所古園林,位于縣城東南隅,距離古城東門只二三十步。
上古時期,這里就有一池清澈的水。據《竹書記年》載:“商王文丁十二年(周文王元年),有鳳集于岐山。相傳,這只彩鳳飛翔過此時,曾下飲水。蘇軾有詩云:“聞昔周道興,翠鳳棲孤崗,飛鳴飲此水,照影弄毿毿。即此寫照。人們遂稱此水為“古飲鳳池。
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十二月,蘇軾以一代文豪,作鳳翔府簽書判官。第二年(1062)他于政務之暇,倡導官民,相度地形,借“古飲鳳池擴大疏浚,引鳳凰泉水注于湖,沿堤植柳,湖種菱荷,可供灌田,可資游憩。建“君子、“宛在二亭。以湖在城東,因之命名“東湖。到今天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進得典雅輝煌的湖門,柳蔭夾道,花香襲人,湖的整體,西面護城河,東倚傳說的古秦城,恍如背山傍水,為湖光增色不少。入其境,令人有心曠神怡的感受。
東湖分內湖與外湖兩大部分,總面積約14公頃。東湖亭、臺、樓、軒主要分布在內湖。沿湖的中心區“古飲鳳池月門而進,以兩段石橋,一條花徑,三方沙洲為限,把湖劃分為南、北、中三個連續空間。亭、臺羅列其間,布局十分典雅。各具一格的“斷橋亭、“君子亭、“小嬌亭、“春風亭、“鴛鴦亭、“會景堂彩繪絢爛,景色宜人。一葉扁舟,數聲歌唱,穿“曉鏡橋而過,水映倒影,風動波掩,實有“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的情境,湖西南岸有“望蘇亭;東岸有東坡在此洗過“天石硯的“洗硯亭;有藏春色于古樹花叢中的“來雨軒;有拔地凌空的“一覽亭,拾級而上,極目四望,雍野風光,盡收眼底。
北岸的“蘇公祠內有名傳古今的“喜雨亭、“凌虛臺,還珍藏著東坡的真跡竹、蘭、菊、梅畫及墨跡石刻多種,其運筆挺拔,構思超俗,令人神馳。外湖的山莊、曲橋正在修葺中。
東湖每值仲春,游人如織。柳絮紛飛猶如雪花撲面,東湖柳遂名傳遐邇,位列鳳翔“三奇之首。
清初大詩人王士禎(號漁洋)詠東湖詩云:“復有東湖約,來當暮春時。湖似郎官好,名因學士傳。這是他對東湖的高度評價。隨著對外開放,振興鳳翔,東湖這顆朗朗明星,已吸引著國內外的佳賓貴官聯翩而至,吊古觀今,陶醉于美的巡禮中.
關鍵字: 鳳翔東湖 古園林 旅行網 蘇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