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廟
位于歧山縣城西北7.5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即《詩經》記載的“鳳凰明矣,于彼高崗處,唐武德元年(618)為紀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占地面積900畝,廟內古樹參天殿堂成群,除了周公正殿外,還有召公、太公、等周人先祖及功臣勛將的配殿,漢白玉武將像等古跡名勝。 周公廟,廟始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距今已1380多年,是專門為紀念祭祀周公而建的。廟區現存古建筑30余座,占地約7公頃,整體建筑對稱布局,殿宇雄偉,亭閣玲瓏。廟內現存碑與石刻眾多,并有漢、唐、宋、元、明古木多株。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兒于,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生于岐邑,死于豐都(今西安市西),曾輔佐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開國勛臣。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少不更事,由周公攝政。在此期間,周公率軍東征,平定了管蔡之亂,穩定了周初政局。同時,他還制訂禮樂,建立朝綱制度,為鞏固新興的周王朝作出了卓越貢獻。所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一直為人們所樂道,周公不愧為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岐邑多勝跡,此話一點不假。如果你到“人文薈萃,史跡昭然的周公廟旅游覽勝,就會對此話有更深刻的體會。周公廟門前古柏參天,院內綠蔭蔽日,花草遍地,清泉如鏡。廟區殿宇眾多,主要有周三公(周公、召公、姜太公)殿,以及委婉、后稷殿,并有亭榭樓閣等。其建筑藝術具有濃郁的民族傳統風格。
關鍵字: 鳳凰山 周公廟 旅行網 歧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