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嘮商洛美食
九眼蓮
九眼蓮
蓮,也叫芙蓉,也稱藕,學名荷,原產印度,后傳入我國,是遍布各地的水生植物。
蓮藕屬睡蓮科,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大而艷麗。具有清香,全身是寶。至少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詩經》中有“彼澤之陂,有蒲與荷”以及“濕有荷花”的詩名。
蓮開蓮花,也叫荷花,是百花中最雅麗素潔的花。它出水亭立,陣陣幽香,沁人心脾,在宋朝學者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描繪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歷來稱其“君子花”,受到人們的贊頌。由于蓮受人喜愛,古今不少女子以蓮取名,佛教以蓮花為臺座。欣賞蓮花可使人心曠神怡,有益于身心健康。
洛南核桃花
核桃花
陽春三月,洛南的滿山遍野的花兒爭奇斗艷。誰也不曾留意,在這片花們爭芳的海洋中獨自悄然綻放的核桃花。偶爾從樹下走過,那些毛茸茸的花絮掉落在頭上,像毛毛蟲一樣,癢癢的感覺,是美女可要嚇一跳了。
說是花,其實是一些下垂的花絮,綠色的柔荑隱在寬大的核桃葉下,絨絨的,細細的如毛毛蟲般垂掛在樹上,不仔細看很難發現,而一旦看見了便覺得滿眼滿樹都是。核桃樹因它強大的生命力不需人們精心呵護培植,村口、路旁、屋前、溪邊,只要有一粒核桃種子撒落于此便會生生不息,而核桃花更是不以顏色爭芳,悄悄地開,悄悄地謝,絲毫沒有其它花們的聲勢和隆重。
夏天的時候,花期也到了,如絮的綠荑便紛紛墜落于地。偶然地,人們發現將核桃花的絮去掉,花芯竟是韌韌的、柔柔的、嫩嫩的,咬一口,清香中帶有微澀,于是拿去用開水煮過,去掉澀味,無論是涼拌吃,炒著吃還是煮著吃都是一道美味,這道菜在那些饑荒的年月曾經填飽過無數個干癟的肚皮。
包谷酒
包谷酒
鎮安人都會腌臘肉,鎮安人都會釀造包谷酒。在鎮安民間去訪問,你如果想知道老百姓的日子怎么樣,首先彎腰揭開酒缸上的大石板,量一量里面酒的深度,其次,抬頭向上,數一數屋檁上掛的臘肉塊子有多少,就心中有數了。鎮安水土好,水乃生命之源,水的軟硬直接影響著人的生活質量,軟水煮飯,食不耐饑,硬水煮飯,吃了不容易消化,所以,一個胃口嬌氣的人猛然到一個新的地方,總是不服水土換肚子,然而到鎮安出差的人,從來沒有發生過換肚子的現象。鎮安的好水,養育出如花似玉的鎮安女子;鎮安的好水,釀造出回味無窮的包谷酒。鎮安人把造酒看的和挑水一樣簡單,溝溝岔岔都是純凈水,隨便挑兩桶,往底鍋里一倒,竹笆笆上擱一只木桶,鋪幾層發酵的料,上邊再放一口天鍋。底鍋下疙瘩柴熊熊地燃燒,水從液體變化為氣體,氣體又在天鍋下冷結為液體,流出來的,就是酒。鎮安人不無自豪地說:只要溝溝岔岔的水流不斷,鎮安的包谷酒便喝不完。
芝麻鹽
芝麻鹽
小時候每次蒸饅頭,外婆都會做些芝麻鹽來夾饃。那時候,當地流行種植芝麻,記得“芝麻開花節節高”,一節一節的非常好看。芝麻鹽吃起來芳香撲鼻,那樣算小時候的一道美食。把炒熟的芝麻鋪成薄薄一層,用搟面杖來回的搟,直到把芝麻粒搟成碎末。然后把搟好的芝麻碎末用刀裝到碗里,放一些雞精和鹽,攪拌均勻就好了。
板栗
板栗
板栗在陜南秦巴山區各縣均產,但尤以鎮安大板栗最為有名。鎮安大板栗主要產于陜西秦嶺山區的鎮安、柞水、長安、丹鳳、山陽、寧陜等縣。以鎮安縣產量最多,質量最佳,故名。久負盛名的“栗鄉”陜西鎮安縣各地均出大板栗,以石鎮和回龍較多。全縣板栗栽培面積5萬多畝,其中有3萬畝板栗林帶,年產量80多萬公斤。鎮安板栗樹早在周代已有生長,歷史悠久。如今,商洛地區已發展到41.5萬畝,建成板栗基地11.4萬畝。鎮安大板栗是用家板栗樹與野生芽栗樹嫁接而成。品種優良,素以顆粒肥大,栗仁豐滿,色澤鮮艷,玲瓏美觀,濕皮易剝,肉質細膩,糯性較強,甘甜芳香,含糖量高,營養豐富而著稱于世。生食脆甜,熟食糯香。據林業部1960年考察,在鎮安縣梓橋溝發現一棵栗樹元老,已2000余年,仍健壯旺盛,奉獻不已,年產板栗40多公斤。鎮安大板栗,1960年被林業部正式定名為全國優良品種,為眾多栗中之佼佼者。
關鍵字: 包谷酒 板栗 核桃花 芝麻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