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泡饃和趙匡胤“不解的情緣”
羊肉泡饃
仰軒轅始祖,觀秦俑軍陣,憶圣地延安,覽華山險峻,暢游三秦大地,領略華夏文明!出門旅行離不開衣食住行,《漢書·酈食其傳》中說:“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那就先從“食”說起,而在西安不特不提的美食就是名揚四海的羊肉泡饃了。
羊肉泡饃和趙匡胤“不解的情緣”
趙匡胤
西安的羊肉泡饃味美實惠,可是好多人卻不知他的來歷和一位皇帝有關,而傳說的版本也幾多。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未發跡時,窮困潦倒,流落長安,身無分文,饑餓難忍。在身上摸來摸去,摸到兩塊干饃,因太干了咬不動,無法吃。正好路邊有一牛肉鋪正在煮牛肉,他便前去想求得一碗牛肉湯,好把干饃泡軟再吃。那店主見他可憐巴巴的,便讓他把饃掰碎,澆了一碗正在翻滾的牛肉湯泡了泡。趙匡胤接過泡好的饃,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真香啊!吃得他身上發熱,饑寒全無,香味久存。
10年后,趙匡胤當了皇帝,皇宮內山珍海味應有盡有,但他總覺得不香。有一次他行至長安,路經當年的那個牛肉鋪又正在煮肉,香氣四溢。使他想起10年前牛肉湯泡饃之事,不覺食欲大開,便讓隨從停車,命店主做一碗牛肉湯泡饃。店主一下忙了手腳,店內不賣饃用什么泡呢?就叫妻子馬上烙幾個餅。當時又無起面,便急急忙忙烙了幾個死面餅。店主一看是死面的,又不太熟,怕皇帝吃出生味來,便把饃掰得碎碎的,澆上湯又煮了煮,放上幾大片牛肉,精心加上調料。皇帝吃后大加贊揚,當下命隨從取銀百兩送給店主。這事很快在長安傳開了。便有好奇的人也想嘗嘗,求店主也給自己做一碗,一吃味道確不錯。于是來店吃泡饃的人越來越多,店主全家都去掰饃也供不應求了,只好把饃分給來客自己掰。
由于泡饃館生意興隆,牛肉有時供不上,便用羊肉代替,味道不減,所以以后便成了牛羊肉泡饃了。久而久之,便成了長安一種名貴小吃,流傳至今。
品嘗西安清真名吃—羊肉泡饃。正宗的要數回民街上和鼓樓邊的老招牌:老孫家,坊上人和同盛祥。人都說“到西安不吃泡饃就等于沒來西安”,而又有了趙匡胤的那么一段經歷傳說,可見羊肉泡饃在西安小吃中的分量。吃一碗肉爛湯濃,香醇味美的羊肉泡,再喝一小碗高湯,滿口余香,你會覺的心滿意足了。
羊肉泡饃
自秦穆公時既有羊羹之物。西周時曾將“牛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宋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贊美詩句。西安人管羊肉泡饃叫羊肉泡。其實準確的是牛羊肉兩種,由顧客自選。牛羊肉泡饃以陜西本地牛羊及其骨架、精鹽、花椒、八角、草果、桂皮、良姜、蒜苗等為調料,分骨肉處理、煮肉、撈肉、掰饃、煮饃五道工序.煮肉工藝特別講究,先要將牛羊肉反復漂洗,浸泡約5小時,切成約5斤重的大塊,再把牛羊肉入鍋,下舊調料袋提味兒,大火煮約4小時,肉塊入鍋,換調料袋,加蓋壓實,旺火燒開后煮2至3小時改用文火燉約6小時,待湯濃肉爛,出鍋上板備用。
羊肉泡煮法有四種:單走,干拔,口湯,水圍城。所謂“單走”,饃與湯分端上桌,把饃(餅)掰到湯中吃,食后單喝一碗鮮湯,曰:各是各味。“干拔”有人稱“干泡”的,煮好碗中不見湯;能戳住筷子。另一種叫“口湯”,泡饃吃完以后,就剩一口湯。“水圍城”顧名思義,寬湯,像大水圍城.您掰完饃,把一根筷子放在碗上,伙計便會明白,這是“干拔”。吃“口湯”和“水圍城”不用拿筷子表示。
羊肉泡饃
泡饃的掰法講究。泡饃是特制的,稱饦饦饃,一個二兩。據說是九份死面,一份發面揉在一起烙制而成。全是死面,口感不好,且不利消化;全是發面,就泡不成了。有的假行家會說掰出的饃要像蜜蜂頭,越小越好,其實不然。饃大小是和煮法統一的。原則是湯寬饃塊大,反之則小。干拔,口湯,水圍城,饃的大小依次如黃豆,花生,蠶豆即可;化學原理:總體積一定時,體積越小,表面積越大。饃小吸味,但湯多、久泡,饃總是要散的。個人意見:喝啤酒的主兒上干拔,品湯的來水圍城。
饃掰好后,請伙計呈給掌勺大廚,加羊肉湯大火快煮,加牛羊肉,粉絲,蔥花,蒜苗,香菜,高級一點的還有木耳,黃花菜等即可端上來吃了;有的泡饃館推陳出,用鮮牛羊肉現炒,稱牛羊肉小炒泡饃,別有風味;而有的泡饃館加海參等海味,反而有些弄巧成拙。這樣一大碗自己親手掰好的泡饃,翠綠的蔥花,蒜苗,香菜,紅褐色的牛羊肉,黃色的金針菜,映襯著潔白晶瑩的粉絲,黝黑的木耳,香味四溢,使人食指大動。遠道的朋友請注意:端上來的泡饃應是泡饃墊底,粉絲覆成網形,佐以蔥花,香菜,牛羊肉擺成魚形在最上面。吃時左手拿勺,右手執筷,泡饃上桌后,把辣子醬鋪在上面,切忌攪動,講究從一邊“蠶食”,以保持鮮味,老吃家說這樣鮮熱之氣跑不散,糖蒜用否,個人自愿。餐后飲用一小碗原汁烹制而成的高湯,以為清口。
羊肉泡饃
一碗羊肉泡饃要吃到這般地道程度,可見羊肉泡饃對于西安人來說,不僅是日常吃食,更是沉淀了家族生活的歷史。不久前,西安一家報紙組織了一場評選“陜西的標志”的民意調查活動,有意思的是,陜西文化名人、著名作家陳忠實和羊肉泡饃并列榜首。對于這個結果,陳忠實認為,羊肉泡饃和西安的古樹、古墻、古城樓一樣,千年百年來都散發著歷史古都鄉土文化的溫馨,人們對于羊肉泡饃的那種迷戀,正是延續著一種古老悠遠的秦文化。
關鍵字: 牛羊肉 西安人 趙匡胤 黃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