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殷墟:那些故紙堆里的陳年舊事
安陽,中國第一個有文字可考的王朝——商王朝的都城所在。而殷墟,仿佛是這個王朝的背影,據說,是著名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1988年率先提議應該將安陽確定為古都之一。
后來“中國古都學會”的常務理事會會議將安陽市列為了中國古都之一。這里正是誕生了足以影響整個中國歷史3000年文化的重鎮。作為甲骨文的誕生地,這里還出土了世界獨一無二的最大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
名詞解釋:
殷墟:指商代后期都城遺址。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及其周圍。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橫跨安陽洹河南北兩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司母戊大方鼎:中國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長方形,是世界上目前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這里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熱愛自助旅行,最近在以尋找中華古文明為主題行走。坊間有種說法,中國的八大古都,有一半都在河南。
作為中原地帶的河南,這無疑是一個令當地人驕傲的說法。所謂幾大古都,無非是史學家們推敲出的“標點”,但毋庸置疑的是,這里的確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
而作為古都最大的意義在于,它們長期是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其看點將可以引申出任何一個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追溯———可惜的是,盡管八大古都里有一半在河南,但在今天,傳說中的美好卻沉默在大地中。
安陽:若不是曹操墓,有誰知卿
安陽,中國第一個有文字可考的王朝———商王朝的都邑所在。這里的殷墟,仿佛是這個王朝的背影,值得我們永遠關注。一位學者說,“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
在安陽被確立為中國的七大古都之一以前,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早已是聞名遐邇的中國古代都城,而今的旅游勝地也多得益于此。
據說,是著名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1988年率先提議應該將安陽確定為古都之一。后來“中國古都學會”的常務理事會會議將安陽市列為了中國古都之一。
花花說,最讓她這種喜好自助游的驢子感覺慶幸的是,這里既是河南歷史文化的寶庫,也是河南旅游的一塊“自留地”。也許不是所有人都對殷商的歷史有太大興趣,也許是因為這里的旅游業尚未進行大規模的開發,所以盡管在國慶黃金周期間,就連著名的殷墟也有些門庭冷落。
“它就像一個經綸滿腹的老者,一輩子藏于自家院落,默默守護著自己的家業。若不是2006年申遺成功和年初曹操墓被發掘而引發的沸沸揚揚與真真假假,恐怕知其者寥寥”。
與河南省的各大知名景區相比,殷墟的確太不顯眼了。但實際上,這里正是誕生了足以影響整個中國歷史3000年文化的重鎮。這里是甲骨文的誕生地。
這里還出土了世界獨一無二的最大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誕生了中國古代第一位女將軍———婦好;這里有中國第一座監獄———羑里城。
它還是《周易》的誕生地……幾乎所有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家喻戶曉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韓陵定國寺等等關于中華文化的偉大傳說,都跟這個地方有密切聯系。
殷墟博物苑就位于小屯村東北方向的殷墟宮殿區遺址上。這個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建筑群,全部以仿商代建筑為主,看得出當地政府曾經也花了些心思。
將這個古代文明的展示中心,建設成了一座集園林風光與殷墟商文化為一體的景區。雖然是黃金周,但因為人們對殷商文化興味寡然,所以人不多。
花花說,稀疏的游人讓她有了好好逛一逛和欣賞一下此處風景的心情。整個景區從苑門開始,就有些獨特之處。遠望苑門,有如一個用甲骨文寫的“門”字,門柱和橫梁上都雕有商代紋飾,雕法古拙自然,也算是構思奇巧、做工精湛,并非流于平庸的設計。
不過,門內的建筑物給人的感覺則不甚了了。苑內的展廳基本分為兩大部分:以展示甲骨文為主和以商代歷史大事件為主。建筑物的檐拄上,都有不同形狀的紋飾圖案。苑內的西南角,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婦好的陵墓。
對于陵墓的確認,真真假假,難辨其貌。不過她起碼是殷商歷史文化中一個具有不平凡意義的記錄,甚至有興趣研究中國古代女性地位的,也可以從這里挖掘出一部30集的電視連續劇來。
文峰塔,上大下小的塔形如此特別。文峰塔花花只去隨便走了走。這座塔位于安陽市中心,原名天寧寺,據傳始建于后周年間,現存的建筑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她說,文峰塔最吸引人之處,是因為它是一座上大下小的塔,跟我們傳統所見的塔形,正好相反。
凈高38米的文峰塔共分5層,全部為磚結構,暗紅色的塔壁上不忘以佛教故事為內容雕刻著圖案。塔頂的寶瓶狀寶剎,形狀更像是另一處古都北京北海的白塔。
除了文峰塔,安陽的修定寺、唐塔和高閣寺等,也都算是名勝古跡,但她無心瀏覽,便略過了。回程后聽說了一些關于這些景點有趣的歷史故事和野史傳說,也沒有太令花花失落,她說:“畢竟,有些風景錯過了,也就錯過了。”
古城聯游,開封歷史沉睡于地下18米,也許是內心的游客心態在挑起一些情緒,來到開封之前,花花也說自己是難捺興奮之情的。畢竟,開封讓一個70年代生人忍不住想到汴梁、開封府、大相國寺、天波楊府、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圖等等一系列早已在內心植根的風景。
這些風景交織著想象,會在人的腦海里形成一幅古代中國在12世紀時期的富足城市生活畫卷。然而,當置身于偌大的“清明上河園(創意不用說是來自那幅著名的圖畫)”時,花花的腦子里一片空白。
這個完全以仿造為基礎的、以城市公園為方向的商業樂園,把我對那段悠遠歷史的虛擬美化,都毫不留情地砸碎了。當然,作為國家4a級景區,1:1仿制的清明上河園,也許可以滿足3000年后對歷史的想象。
由于黃河千百年來的數度泛濫,作為千年古都的開封早已不復存在。僅存的兩處宋代遺跡是兩座高聳地面的塔——“鐵塔”和“繁塔”。鐵塔奇特。
只有塔身而無基座,實際上是因為數度泛濫后,過去的“天下第一塔”下的夷山和基座,都已被埋入“紅塵”不見了。繁塔的情形與鐵塔相當,兩座高塔無力負荷當年的輝煌,只展示了它們韶華逝去之后的無言的尷尬。
雖然平日里,并不以一個“愛國者”自居,也并未對傳統文化表現出狂熱的追逐和喜好,不過,眼前的古都無法承載歷史帶給它的華麗皮袍,北宋豪都不再之余,連那點殘存的古風遺情,也蕩然無存,讓人倍感情何以堪。
但同時,也覺得慶幸,這段歷史將免于遭受如同其他文化遺產一般為現代文明所滋擾侵犯的命運,它們永遠安靜祥和地沉睡于新開封城的地下18米處,任由世人傳誦、想念和憧憬。
提醒:
未來將有望看到城下城,在開封一直有所謂“城摞城”的說法,意指在現有開封城的地下3米至12米處,因歷史上的洪水泛濫等原因,致使現有的城市底下疊壓著六座城池。
即地面下10余米深的魏國國都大梁城、距地面10米左右的唐汴州城,約8米處的北宋東京城,約6米深的金汴京城以及5至6米處的明開封城、3米深左右的清代開封城。
2009年,開封市政府就決定斥資三億元,建造“新鄭門遺址博物館”,將千年來的“城摞城”的古都遺址的地下墻體呈現在世人面前。未來再往開封旅游的游客,將有望看到這樣的奇觀。
旅游貼士:
安陽殷墟博物苑
地址:西北郊區小屯村 營業時間:8:00——18:00 門票:50元/人
交通:安陽市1路、15路公交車可到
開封清明上河園
地址:開封市西北部,龍亭公園旁
營業時間:9:00——22:00
門票:80元/人
交通:開封市1路、15路及20路公交車可到
鐵塔(公園)
地址:開封市北大門街
門票:20元/人
交通:1路、3路、6路公交車可到
繁塔
地址:開封市繁塔街
門票:10元/人
交通:15路公交車禹王臺下車后步行約300米
關鍵字: 中國歷史 會議 安陽市 王朝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