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兵中原行之許昌一日游
許昌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許昌以前稱為“許”。我對許昌最感興趣的是三國文化。在三國時期,許昌是魏的中心,曹操在這里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三國文化也在許昌留下了相當多的遺存和痕跡。據統計三國在許昌留下了80多處遺跡,相對于全國的500多處的三國遺跡,許昌一地達到了七分之一強。厲害啊! 東漢末代天子葬在這里、三國演義中被曹操殺死的伏皇后葬在這里、大將夏侯淵葬在這里、名醫華佗也葬在這里……還有關羽夜讀春秋的春秋樓和挑袍投兄的灞陵橋等等! 5月底的一個傍晚,我從周口坐長途汽車來到許昌。住在一個性價比相當高的酒店——許昌瑞貝卡大酒店。瑞貝卡標間很大,是落地窗。房間以白色為裝修基準色,衛生間寬敞舒適。房價為240元,早餐豐富。酒店馬路上就又大超市,購買特產非常方便。不過,由于在許昌期間看到報紙上寫許昌市場上有很多偽劣的腐竹,所以嚇得我放棄了購買這許昌第一特產的念頭。不過許昌的鈞窯可是自古有名,位居中國5大名窯之列。但是結婚時河南的好友送過我一對鈞窯的花瓶,再加上還要去其他的地方,攜帶不便,因此購買鈞瓷的念頭也打消了。 明天正好是周末,不用工作,于是晚上對著地圖排出了第二天的行程。 灞陵橋——春秋樓——文廟——博物館——文峰塔 第二天一早在酒店門口叫了一個出租車,直奔灞陵橋,車費14元。 灞陵橋是有關三國時的一個景點。也可以說灞陵橋是成就關羽千古忠義之名的主要地點之一。傳說關羽兵敗降曹,但是心系劉備,任憑曹操怎樣引誘都不能使其歸心。聽說劉備消息后,不辭而別。曹操得知帶文武追趕,在灞陵橋截住關羽一行,又贈送金銀等,關羽僅用刀尖挑起一領戰袍后啟程。現在的灞陵橋被開發成了一個旅游景區。 進景區是一面相當大的浮雕,表現的主題就是當年灞陵橋辭曹的場景。沿石板路前行,右手邊是一個根據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故事建造的景點“青梅亭”。過青梅亭,沿著河邊的樹蔭前行,可以看到一組曹沖稱象的故事場景再現。轉到橋頭,是一尊關羽勒馬的石雕,不過我的眼拙,怎么看都覺得這個雕像比例失衡,還有些卡通味。(呸呸,大不敬,呵呵)。 橋就是灞陵橋。據說此橋原名八里橋,只是后人以訛傳訛叫成了灞陵橋。現在的橋其實是90年代時仿造漢代形式建造的,橋的欄桿上仿漢代風格雕刻了許多歷史故事和典故。橋的南北兩邊分列兩座高大的石碑,南邊是關王辭曹圖碑(年代不祥),北邊是一塊漢關帝挑袍處碑,此碑為明代著名總兵左良玉手書。 下橋后的右手側就是許昌著名的關廟。看介紹,此廟建于清朝康熙年間,是中國八大關廟之一。這個關廟規模不小,不僅有三進院落,還有后花園。廟里依次為山門、儀門、大殿和閣樓。東側是桃園,里面是仿結拜的場景建的。 后花園中有一條小河,一座復原的元代的灞陵橋架在其上,兩側是兩條回廊,回廊中放置了許多石碑。河上的這座元代的橋據說是在清理河道時挖出的,細觀護欄,可以明顯看出元代的雕刻要比現在補刻的精細傳神的多! 其實,這個灞陵橋景區是依托關廟建的一個仿漢主題公園。 春秋樓也是一個復原的景觀,位于許昌市中心文廟中街上。春秋樓也是按照中軸線為主,東西分列兩園的形式。進門后,一眼就能看見一座雙層綠琉璃瓦歇山頂的樓閣座落在一個大平臺上。樓前有一個古色古香的香爐上書春秋樓三字。殿內是關羽讀春秋的塑像。據說當年曹操將關羽與劉備的兩位夫人同處一室,以亂臣綱,但關羽卻劍分蠟燭夜讀春秋。這個雕塑就是表達了世人傳送的關羽讀春秋的故事。 過春秋樓,是一幢三重檐并用金色琉璃瓦覆蓋的歇山頂仿清樓閣——關圣殿,樓閣建在雙層月臺上,看上去非常雄偉!樓閣前的續彌座上,左右并立著兩個金色琉璃頂亭子。左亭內供奉一柄銹蝕的仿制青龍愝月刀,右亭中高懸巨大的漢壽亭侯印。 關圣殿內是一組高大的雕塑,關羽的塑像高達13米,關平、周倉、王甫和廖化的塑像侍立兩旁。塑像都是金身,但細看塑像,能感到這里的保養非常欠缺,所有的塑像都沾滿了厚厚的灰塵。 關圣殿東側是內院。從南到北是硬山頂的掛印堂、后面是卷棚加重檐攢尖頂的聯體建筑問安亭。這個建筑非常漂亮,坐在其中,可以觀賞亭前的水面和邊上的假山等。最后就是兩層的居室,據說是當年劉備的兩
關鍵字: 三國時期 中心 多 許昌 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