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云臺山3
云臺山以文聚友,唐代詩人王維在茱萸峰寫下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絕唱;白居易也留下了“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蒼莽。嘗聞此中險,今我方獨往。”的詩詞,而山中更留有眾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這又使云臺山具有了豐富深蘊的文化內涵。 云臺山以史頌名,漢獻帝在此留有避暑臺和陵基;這里還曾是魏晉“竹林七賢”的隱居故里;唐代藥王孫思邈也曾在此采藥煉丹。眾多的名人都曾到過云臺山,也為云臺山留下了眾多歷史故事。 秀矗,形似一口巨鍋,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故得名云臺山。 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為太行山風景名勝區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河南省四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東北30公里的修武縣境內。北鄰山西省,東接輝縣市,西與方山對峙,南面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 座,峰巒疊翠,雄奇險秀。春日山花爛漫,夏季滿目蒼翠,秋季紅葉似火,冬天蒼 茫雄勁。風景之美,兼有泰岱之雄、華岳之險、峨嵋之秀、黃山之奇、青城之幽于 一身。 云臺山在元古時代乃是一片汪洋,隨著世紀的流逝,地殼的變動,逐漸升起抬 高形成平原。在十幾億年前造山運動時期(奧陶紀和震旦紀),地貌景觀發生了很 大的變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瑪拉雅造 山運動影響下,又使山區激劇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峽谷。其后, 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對巖石進行溶蝕,再加上其它風化營力的影響,就造成如今的 山、石形態。 云臺山山險水秀,氣候涼爽宜人。景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干寒。由于北部太行山系的屏障作 用,背風向陽。平原為豫北高溫少雨區。山區地形復雜,氣候隨海拔與山勢山形變 化各異、差異明顯。這里泉源豐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蓋了整個山巒,各種 樹木和奇花異草種類達四百多種。中藥材蘊藏豐富,除人參、靈芝外,還有聞名國 內外的四大懷藥(地黃、菊花、山藥、牛膝),以及茱萸、連翹、天麻、當歸等二百多種。唐朝藥王孫思邈曾在此采藥煉丹,至今這一帶山區還流傳著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 云臺山區各種地方特產,與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這里有被列為國家優良羊種的修武黑山羊,個大肉多,體質健壯,肉鮮香細膩,且無膻味。其營養價值很高,有較強的益氣補腎,祛寒暖胃功能,為老年人和久病弱者的滋補佳品。另外,還有十足全蟲、白山藥、山木耳等,均別有特色,遠近聞名。
關鍵字: 云臺山 峰 漢獻帝 河南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