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好地方——“中國作家看桐柏”采風活動側記
八月,火熱的季節。河南桐柏山把清涼的風吹送給一批風塵仆仆的客人。他們是參加由《文藝報》、中共桐柏縣委、桐柏縣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作家看桐柏”活動的作家、評論家。蔣巍、張陵、夏申江、蕭立軍、王青風、王干、朱輝軍、寒小風、曉風、張者等作家、詩人、評論家在桐柏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歡迎。縣委書記劉新年握著采風團團長蔣巍的手說:“我的夢想是當作家,結果當了縣委書記。”一句話,把大家逗樂了。作家們深感桐柏人民的親切與熱情。幾天里,這種感覺一直在心頭。 縣委書記劉新年一看就知道是個不事張揚,埋頭干事的干部。他安排作家們考察桐柏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狀況,還特地做了說明。他說,這只是一些示范村,各方面自然要做得好一些。實際上,桐柏縣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革命老區,很多鄉村還很落后,人民生活并不富裕,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干。 作家們參觀了平氏鎮康莊村、吳城鎮村場村,在和當地群眾交談過程中了解到,雖然建設富強和諧桐柏的任務很艱巨,但干部們的兢兢業業團結奮進精神面貌非常好,他們一心一意,一點一滴地為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縣里下大力氣整修村內道路,解決群眾下雨出行難問題;修建了幾百座小橋,解決群眾冬天過河難問題;大力發展沼氣和自來水工程,改建農村廁所、治理柴垛、清理污水溝,擴除危房、險房,一步一步地做農村基礎建設,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桐柏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并沒有搞得轟轟烈烈、如火如荼,而是從實際出發,堅持科學發展觀,腳踏實地工作。劉新年對作家說,我們不搞形象工程;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比什么都好。 這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得到了桐柏縣人民的好評,也得到了采風團的作家的高度評價。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采風團團長作家蔣巍說,這才叫執政為民,這才叫以人為本。我要謳歌這些好干部。他當即才思泉涌,提筆作畫,表達了作家們的心聲。 桐柏英雄廣場的思念 桐柏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為共和國的誕生做出過重要貢獻;在歷次革命戰爭中,共有一萬多名革命烈士獻出了他們的寶貴生命。桐柏英雄廣場就是為代表英烈,激勵后世而建設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采風團的作家們也來到這里,憑吊先烈、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廣場正南巍峨聳立的是桐柏英雄紀念碑,有30米高上面鐫記著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陪同參觀的縣人大黨組書記王清國同志告訴作家們,當年中原突圍就發生在這里。戰斗十分慘烈,犧牲了不少人。二十多年前,有一部長篇小說《桐柏英雄》就是講敘這段歷史。后來,這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小花》,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曾以長篇小說《桃李》《零炮樓》成名的作家張者說,那個時候,我還很小,可讀的小說不多。《桐柏英雄》是我讀得最仔細的小說之一。縣委宣傳部徐翔遠部長告訴作家們,有關部門早就策劃把《桐柏英雄》改編成電視劇,深入弘揚桐柏紅色文化,弘揚英雄桐柏也希望桐柏的名字能夠再次叫響。目前,劇本已創作完畢,共三十集,不久就能開機拍攝。 桐柏山是一座天然大氧吧 對環境生態問題十分敏感,也十分關注的《中國作家》雜志副主編、作家蕭立軍對記者說,我注意到這里的植被比別的地方好,生態保護得非常好。當地旅游局姚局長參加了我們的談話,介紹了當地政府的發展理念。他說這里的老百姓特別想脫貧致富,但不想以破壞環境生態為代價。縣里領導在規劃時特別注重可持續性,為造福子孫后代著想,為群眾的長遠利益著想,一面發展經濟,一面注意保持生態。姚局長特地趕來請作家們到山里去做客,為桐柏山的旅游發展出謀劃策。他說,劉書記專門交代,多聽聽作家們的意見,你們見多識廣,會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 走在山里的小道上,看著參天的古樹,聽著潺潺流水聲,吸著清新的空氣,心情十分暢快。蕭立軍說,奇怪,我們頭腦好像格外清醒。姚局長說,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你們正處于全世界負氧離子最高的環境中,每立方厘米高達4萬多個。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你知道在北京鬧市區街頭每天負氧離子只有30個的話,你就知道,這桐柏山的空氣質量有多么好。在這樣的環境中,你的腦子能不舒服嗎?姚局長話還沒說完,蕭立軍就拿定主意,準備帶一個寫作組到這里討論一部電視劇的劇本創作。姚局長高興地說:空氣好、腦子好、劇本才寫得好。 桐柏山空氣好,桐柏山的水更好。據陪同參觀的宣傳部的嚴副部長介紹,山里的水沒有任何污染,特別甜,用來泡茶,絕對好。信陽毛尖就多在不遠的附近,那是名茶。如果用桐柏山的水泡出來,才能成為真正的好茶。可以說,信陽茶,桐柏水。一位全國著名的書畫家喝了桐柏的水以后,感慨地說,真可稱中原第一水呀!大家看著這清澈見底的溪流,歡快無比,紛紛奔到溪流邊,坐在巖石上,把腳伸進清水里……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這里的無數的清清溪流,婉蜓出山,匯成一條浩蕩的大河,千百年來,源遠流長地養育著淮河的兒女,孕育出深厚的淮河文化。這種民族源頭文化與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傳說巧妙結合,是桐柏山文化之魂。桐柏文化的神秘、神奇和獨特魅力就在這里。劉新年書記告訴記者,桐柏老區貧窮落后,表面上看是弱在經濟發展的硬實力上,實質是弱在軟實力上。所謂軟實力,就是文化。桐柏有這么悠遠豐富的歷史、自然、人文資源,怎樣綜合開發利用,形成自己的軟實力優勢,這是一個大問題。我們提出了“文化桐柏”文化戰略性的口號,已經在這方面開始探索一些路子。 中共南陽市委副秘書長王韻華同志是一位優秀詩人。他專程從一百多公里外的南陽市趕到桐柏,把他剛剛出版的新詩集《王韻華詩集》送給采風團的作家們。王韻華在桐柏擁有一大批詩歌“粉絲”,于是采風活動自發地增加了一個節目。于是,就有了一個小型的讀詩評論會。縣委書記劉新年前來參加,還帶了一大批本縣的作者。文友們在一起,歡聚一堂,一邊讀詩評詩,一邊交流介紹文學創作信息,討論當前詩歌創作上的問題。當地的作者們也匯報了自己的創作情況,拿出他們的習作請教采風團的作家、評論家們。《詩刊》副社長王青風、詩人曉風、詩評家王干、中國作協創聯部副主任夏申江、評論家朱輝軍等人的發言受到了與會者的歡迎。主持人蔣巍幽默風趣的語言,不斷調動著與會者的情緒,整個下午,歡語笑聲不斷。
關鍵字: 作家 公告 桐柏縣 桐柏山 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