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追夢倒回溝
倒回溝,此前可謂聞所未聞,趕在十一之前前往,原也無非為了應景,不想就此多了一處魂牽夢縈的故地…… 去的那天趕上鄭州變天,在鄭已是一派陰冷。不想到了欒川干脆下起了小雨,天也愈發冷。原以為此行倒回溝是大不巧了,不免多了幾分郁郁。在欒川賓館逗留一夜,第二天早早動身去倒回溝。出城未久,隔著車窗看到遠遠的濃霧包裹的山頭,那一派沁人心脾的潔白清新惹得在都市滾滾煙塵中棲息久矣的我們干脆歡呼起來。時候不巧的念頭至此一掃而空。倒回溝位于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的交匯處,是亞熱帶與北溫帶的過渡區域,加之海拔較高,是以夏涼冬暖,算得上是觀賞好去處。溝名的來歷算不得新鮮,是千千萬萬個王莽追劉秀故事中的一個,當年劉秀在隆冬漫天飛雪之際逃至此地,危急時刻計上心頭,倒穿靴子進入溝內,憑此退卻王莽追兵。倒回溝由此得名,劉秀倒靴這一景觀也由此不朽。倒回溝的佳處此時尚不及領略呢。但是天已經湊趣放了晴,我們聽著故事進山,興致已十分高昂起來。講故事的是導游小杜,本地姑娘,20多歲,溫和乖巧,陪同我們一起,也跑遍了多少她以前尚未到過的絕佳之境。最先進入的是奇石園,什么“龍麟迎客”、“神牛聽濤”、“仙翁打坐”、“秀駝觀海”的,經她講來惟妙惟肖,眾人一邊細細辨認一邊大發感慨,不禁大嘆造物之神奇。奇石園中有一奇石,即廣生圣母潭,此潭由一方整塊石片被溪水常年沖蝕凹陷而成,且整個石潭無一處縫隙。潭中水色清幽,美艷之狀頗見誘惑,相傳是西天王母沐浴之處。潭兩面環山,山巖陡峭,水流奔躍而下在此匯為深潭。若是水性不好,必是輕易試不得的。接下來別了“水獺祭月”、“靈龜馱經”便進入了錦繡園。錦繡園中最奇特的景致當屬競秀峰,奇在以此峰為界,山北屬黃河流域,面向溝內的一側則是長江流域。是以北望可見簇簇紅葉,而南向則環翠披綠,一派秀媚景致。北方黃河流域的峻偉山勢與長江流域的清秀山體在此有了完美的融合。以至于有人將倒回溝譽為“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黃金分割”。不知不覺向前,恍惚到得桃花源中——但見株株野生古柳,婀娜多姿,錯落有致,枝葉漫垂水面,隨波蕩漾,令人想起“夾岸桃花蘸水開”的句子。若是前面山道毅然躍來一古裝少女,腰間斜挎寶劍,你一定會上前驚呼“蓉兒”,又見少女身后閃出一白發銀髯老者,咦,可不就是桃花島島主東邪黃藥師了!但是,不對吧,若是東邪老兒仍在,又豈容我們這般自專自由擅入島來?但見空山野渡頭,古柳枯藤歪樹;萬丈清溪畔,白石綠葉紅花,畢竟荒山別有野趣,武陵自有勝景,又豈容桃花島專美于前,倒回溝此處的柳河谷果然天然好神韻。一路前行,前方是嬉水園,“碧水九曲”、“貴妃出浴”等勝景盡在此間。只是我們在神仙地界也未改了凡人習性——腸胃開始造起了反。也罷,便尋個清凈處歇歇腳。半山腰處就有一戶農家,倒回溝近年隨著慕名而來的游客增多,山民們漸漸也兼做起了旅館生意,其純樸之狀令人嘆為觀止。同行的本地朋友更加熱心,稱這里氣溫適宜,比山外不知涼快幾多,尤其是夏天,是最好的避暑勝地了。更妙便是這里的農作物,由于天氣涼生長期長,吃起來格外香甜,讓人不由在一餐飯后萌生了“不辭長做山中人”的妙想。但是我們終于無法告別滾滾紅塵中的不盡羈絆,也只能貪婪地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這里的藍天白云。于是一餐美味的農家飯后,我們繼續前進。秀林苑中的“玉龍潭”、“珍珠瀑”、“娘娘山”以及千徑溪流穿越而過的原始森林正在不遠處誘惑著、渴盼著我們……(林下)
關鍵字: 多 賓館 欒川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