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游
2006年5 月17日 星期三 上午7:30,退了房間,把行李存在火車站,(2元).我們趕乘第一班車先去參觀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一個半小時后到達(門票20元/人,是半票).小浪底位于洛陽以北40公里黃河干流上.水庫面積273.3平方公里.水庫的功能是以防洪(防凌)減淤為主,并兼顧供水,灌溉,發電.使黃河下游花園口的防洪標準由原來的60年一遇變為千年一遇.緩和了下游河道的淤積,也基本解決下游凌汛威脅.地下發電廠由法國設計和建造的,6個發電機組可發電51億度.小浪底的地質條件十分復雜,有許多外國專家參與,用了11年花費300多億人民幣才完成.我們從西門進入沿大壩向東走,工程浩大,非常壯觀.黃河的水在這里非常清澈,蘭蘭的,綠綠的平靜如鏡.不停的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東門.馬上乘車返回洛陽,草草吃口飯就乘81路公共汽車去龍門石窟.下午2:30到達石窟.(門票40元/人,半票).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城南13公里處,始鑿于公元493年,斷斷續續的延續了500年,主要是北魏和盛唐時期作品.現存窟龕2345個,佛像十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個,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白園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陵墓.石窟分東西兩窟.西窟規模大,石像比較完整.北魏時期的以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石窟寺最有代表性,最有價值.而盛唐中奉先寺石窟最大,中間的菩薩高70尺,旁邊的迦葉,阿難,金剛,神壬高50尺(唐的尺度),看后讓人震驚,簡直不能想像我們的先人是如何把它鑿刻出來的.有一部分破壞的比較厲害,殘缺不全,還有很多都風化掉了.走出石窟又去看了旁邊的廣化寺.進去轉了一圈就出來了,沒有燒香,和尚很不滿意,對我們露出怒容.時間不早了,我們趕到汽車站仍乘81路返回洛陽,已快6:00了,匆匆吃口飯取出行李就上了火車.找到坐位,抬頭看看,上鋪真夠高的,不過我們還算利索的爬了上去.,倒下休息,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5:56火車正點到達北京.(總計用費3800元)六夜五天的西安-洛陽行收獲頗豐.西安不愧是文化古都,到處都是古跡.街道整齊干凈,建筑大方氣派,有帝王的風范.重溫了中國的歷史,親眼看見了許多的國寶,開了眼界長了知識,深為我們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從歷史上講,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是巨大的,是任何國家不可比的.今天,愿我們的祖國在四個現代化建設中更加突飛猛進的發展,趕超世界水平,為人類做出新的貢獻.附陜西十怪:1.大姑娘不對外---渭河一帶很富裕,姑娘不愿外嫁.2.說話吵架分不開---陜西人平時說話和吵架一樣.3.家家房子半邊蓋---民房的房頂向一邊傾斜,一面沒有窗戶和門.由于干旱,一邊傾斜的房子可以使雨水流進自家的院子里.4.面條寬的像腰帶---西安的面條以扯面著稱,又寬又厚.5.板凳不坐蹲起來---陜西農民喜歡捧個碗蹲著吃飯.6.鍋盔大的像鍋蓋---西安的大餅,厚6-7公分,外形像鍋蓋,很大,是真正的“干糧”.7.有了辣子不吃菜.8.婦女帕帕頭上戴---陜西婦女習慣把手帕戴在頭上,防曬防塵.9.老碗小盆分不開---陜西人用的碗特別大,像個小臉盆.10.秦腔大戲吼起來---秦腔高昂奮,強烈急促,聲音震天動地.
關鍵字: 小浪底 水利工程 灌溉 火車站 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