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桑科草原,甘加草原,八角城,白石崖
在夏河黨校住的頭一晚感覺還不錯,公共浴室雖然不比星級酒店但也很干凈,如網上說的那樣水很大,西西。招待所的老板給我們找了一輛三輪摩的,開摩的的是個西藏大哥,我們都叫他“蘇南”。黝黑的臉龐,矮小的身材,操著一口不那么標準的普通話,這個蘇南大哥倒也有著不一般的經歷:從小父母離異,唯一的哥哥又去世了,姐姐也沒能陪伴在母親身邊而是嫁到了甘加草原。因此為了74歲的老母親他放棄了蘭州很好的工作回到了夏河。 清晨8點的夏河帶著滿街的酥油味和習習涼風,我和adam坐上了蘇南的摩的駛向了日夜思念的桑科草原。桑科草原位于夏河縣城西南1公里處,是桑科鄉達久灘(“跑馬灘”之意)草原的一部分,為四周群山環抱,中間開闊平坦的高山草原。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從南到北徐徐流過,水草豐茂,風景優雅,藍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園風光。在這個夏季,草場碧綠如毯,格桑花隨處可見香氣撲鼻,是避署和體驗藏族旅游牧生活、回歸自然的理想旅游場所。我們先去到大草原,因為時間尚早,收門票處無人看管,也就省了我們10元/人,而藏民也還沒有吃早餐。因此雖然急不可待地想要去騎馬,不過沒有她們的相伴總有些危險,等吧。。。對于馬我始終有著一種說不清的特殊感情,從小就很向往有一天能自由自在地駕馭著我的駿馬馳騁在美麗的西部草原,可是因為生活在大都市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如今終于可以實現愿望了! 藏民給了我一匹黑馬,名叫“de”,它的毛色黝黑發亮,勁部和尾部的毛格外豐滿。可能因為看我是女孩子吧,所以另一匹不怎么乖的賽馬就成了adam的主宰物,只可惜藏民始終沒有放開韁繩,因此他便只能在馬背上曬太陽。而我從一開始小心翼翼地掌握節奏,到了解騎馬的技巧,再到自己拿起韁繩讓“de”快步小跑,這個體驗的過程可是美妙極了!因為鞋子的問題,我不敢讓馬真正在上下起伏的山巒上奔騰,不過我卻發現了另一種親近馬的方式,那就是撫摸。當我用手輕輕拍著馬背,溫柔地梳理它黑色的毛,我能看到它眼神里流露出的對人類的愛。尤其是當我們到達草原深處,在山頂俯覽整個桑科草原時,我一次次大聲呼喚“de”的名字,它便開始搖頭,還用尾巴拍打自己的身體,我想它一定聽懂了我的話。此時看盡草原萬丈綠意,渾身大汗淋漓,好不暢快! 近2個小時的馬背生活太短暫了,我不知道什么時候再能有更充分的感受,什么時候才能象藏民賽馬那樣去駕馭我的馬,不過人生不可能什么都達成,沒有完美至少也可以慢慢完整吧。喝了碗牦牛奶,我們和藏民依依惜別,乘上蘇南的摩的去往小草原。小草原相對而言商業化了一點,那里可提供夜突帳篷、傳統藏餐、風味小吃、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藏服出租、騎馬比賽、民族工藝品等服務。這些對于喜歡自助的驢子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而那天有藏民在河邊弓著身體洗澡引起了我們的興趣。蘇南告訴我們那叫“洗圣水”,河水的圣潔能洗去病魔,連續7天,天天沐浴可使一生無病無災。到底是否真能如此靈驗就不得而知了。 回到夏河中心我們和蘇南一起在黨校對面二樓吃了面片,香得不得了的面片才4元一碗,可能是餓了吧,沒多久功夫碗就見了底。本打算當天趕去合作,蘇南點頭稱好的同時又給了我們另一個行程建議:下午去達宗雍措,明天一早直接去郎木寺,合作可在走回頭路時一帶而過。雖然只是小小的推薦,卻讓我們看到他是出于朋友給予的中肯指點。于是我們便以120元的包車價格坐上了蘇南朋友的面的,而蘇南竟也如遇知音,放棄了下午的生意和我們一起前往達宗雍措,緣分啊! “雍措”在藏語里是“湖”的意思,“達宗湖”在山上,成形的原因是山底的水自下而上涌出,如泉水般卻力大萬倍。一開始adam一直因為我不愿意包全程車而感到遺憾,因為去不了孟達天池,到了達宗雍措才稍微緩解了他的心結,怎么著也算到了半個孟達了。有時候旅游跟著當地人才會發現人間絕美境界,這里給我們內心留下了很大的沖擊。隨處可見樹上掛著羊毛,蘇南解釋說當你掛滿一萬片羊毛,就能長命百歲。而地上到處可見的印有馬、獅子、老鷹等動物的正方形紙片則稱為“龍達”,灑一萬個上天,能保佑家人和自己一路順風。蘇南邊走邊講解:農歷8月1日,無數和尚、佛教徒、藏民會聚集在此,活佛之前念完七七四十九天的經文便坐到這里的活佛臺,繼續念經。和尚、佛教徒、藏民隨后就把各自帶來的食物、錢、鏡子等物扔到湖里,神奇的是一到那個時候湖面就開始不平靜了,不是微微地波動,而是如神仙出世一樣驚得湖面流光異彩。 回去的路上蘇南和我們的司機不停講述甘加草原的八角城和白石崖,讓我和adam再次心動,于是又以150元的包車價格前往。(后得知其實100元就可以搞定了,不過因為和蘇南成了朋友,讓他小賺一點也是應該的啦。) 八角城位于夏河縣城北35公里,地處甘加草原的河臺地上。八角城顧名思意有八個城角,但實際為一個“十字”形狀,長2193.4米,城外廓現存殘垣全長1080米,城內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外廓正面偏東有一塊140×100米的廣場,其北有一排建筑殘基環繞城廓,期間引央拉河入廓,城內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唯北垣有15米長的一段,為近代用石塊補筑,內城周長1960米,占地面積169600平方米,方位正北。南城門洞口墻基厚1.4米,高13.5米,頂寬5.2米。門前兩端較為開闊,沿外廓大,便是10余米的砂土崖,崖下就是央曲河,這是當年八角城的唯一通道。南城門甕城面積約15.3 10平方米,城垣東、西、北三角,各有處凸的大墩臺一座,面積約20平方米。在東西兩墩之南廓城墻上,各有一半小夾道,東夾道3.6米,西夾道寬2米,可供單人騎馬出入城外廓之間。 八角城經考古專家調查、勘測,所得出的初步結論為,八角城在0.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設城建制,以其城為正南北方位的中軸線來看,已屬我國古代社會典型的城市風貌。城墻下層整土層常夾有新石器時代碎陶片,其上層也有唐、宋以來的陶片出現,再加上城外西北高地漢墓群和出土王莽時代貨幣,推出八角城建于漢代。八角城以它特有的城垣結構,為我們展現了古代屯田點上設計守防城市的風貌,在城堡的設計上突破過去方形、矩形的整框框而自然體系,在我國現存在中突破過去方形、矩形的整框框而自成體系,在我國現存古城屬獨一無二的。 八角城這樣的土城墻與之前甘南草原的自然景致截然不同,滿是滄桑感。爬上城墻我上有種想飛躍的感覺,遠眺周遭,我無法想象若要在這里生活一輩子會是什么樣? 在夏河黨校住的頭一晚感覺還不錯,公共浴室雖然不比星級酒店但也很干凈,如網上說的那樣水很大,西西。招待所的老板給我們找了一輛三輪摩的,開摩的的是個西藏大哥,我們都叫他“蘇南”。黝黑的臉龐,矮小的身材,操著一口不那么標準的普通話,這個蘇南大哥倒也有著不一般的經歷:從小父母離異,唯一的哥哥又去世了,姐姐也沒能陪伴在母親身邊而是嫁到了甘加草原。因此為了74歲的老母親他放棄了蘭州很好的工作回到了夏河。 清晨8點的夏河帶著滿街的酥油味和習習涼風,我和adam坐上了蘇南的摩的駛向了日夜思念的桑科草原。桑科草原位于夏河縣城西南1公里處,是桑科鄉達久灘(“跑馬灘”之意)草原的一部分,為四周群山環抱,中間開闊平坦的高山草原。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從南到北徐徐流過,水草豐茂,風景優雅,藍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園風光。在這個夏季,草場碧綠如毯,格桑花隨處可見香氣撲鼻,是避署和體驗藏族旅游牧生活、回歸自然的理想旅游場所。我們先去到大草原,因為時間尚早,收門票處無人看管,也就省了我們10元/人,而藏民也還沒有吃早餐。因此雖然急不可待地想要去騎馬,不過沒有她們的相伴總有些危險,等吧。。。對于馬我始終有著一種說不清的特殊感情,從小就很向往有一天能自由自在地駕馭著我的駿馬馳騁在美麗的西部草原,可是因為生活在大都市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如今終于可以實現愿望了! 藏民給了我一匹黑馬,名叫“de”,它的毛色黝黑發亮,勁部和尾部的毛格外豐滿。可能因為看我是女孩子吧,所以另一匹不怎么乖的賽馬就成了adam的主宰物,只可惜藏民始終沒有放開韁繩,因此他便只能在馬背上曬太陽。而我從一開始小心翼翼地掌握節奏,到了解騎馬的技巧,再到自己拿起韁繩讓“de”快步小跑,這個體驗的過程可是美妙極了!因為鞋子的問題,我不敢讓馬真正在上下起伏的山巒上奔騰,不過我卻發現了另一種親近馬的方式,那就是撫摸。當我用手輕輕拍著馬背,溫柔地梳理它黑色的毛,我能看到它眼神里流露出的對人類的愛。尤其是當我們到達草原深處,在山頂俯覽整個桑科草原時,我一次次大聲呼喚“de”的名字,它便開始搖頭,還用尾巴拍打自己的身體,我想它一定聽懂了我的話。此時看盡草原萬丈綠意,渾身大汗淋漓,好不暢快! 近2個小時的馬背生活太短暫了,我不知道什么時候再能有更充分的感受,什么時候才能象藏民賽馬那樣去駕馭我的馬,不過人生不可能什么都達成,沒有完美至少也可以慢慢完整吧。喝了碗牦牛奶,我們和藏民依依惜別,乘上蘇南的摩的去往小草原。小草原相對而言商業化了一點,那里可提供夜突帳篷、傳統藏餐、風味小吃、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藏服出租、騎馬比賽、民族工藝品等服務。這些對于喜歡自助的驢子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而那天有藏民在河邊弓著身體洗澡引起了我們的興趣。蘇南告訴我們那叫“洗圣水”,河水的圣潔能洗去病魔,連續7天,天天沐浴可使一生無病無災。到底是否真能如此靈驗就不得而知了。 回到夏河中心我們和蘇南一起在黨校對面二樓吃了面片,香得不得了的面片才4元一碗,可能是餓了吧,沒多久功夫碗就見了底。本打算當天趕去合作,蘇南點頭稱好的同時又給了我們另一個行程建議:下午去達宗雍措,明天一早直接去郎木寺,合作可在走回頭路時一帶而過。雖然只是小小的推薦,卻讓我們看到他是出于朋友給予的中肯指點。于是我們便以120元的包車價格坐上了蘇南朋友的面的,而蘇南竟也如遇知音,放棄了下午的生意和我們一起前往達宗雍措,緣分啊! “雍措”在藏語里是“湖”的意思,“達宗湖”在山上,成形的原因是山底的水自下而上涌出,如泉水般卻力大萬倍。一開始adam一直因為我不愿意包全程車而感到遺憾,因為去不了孟達天池,到了達宗雍措才稍微緩解了他的心結,怎么著也算到了半個孟達了。有時候旅游跟著當地人才會發現人間絕美境界,這里給我們內心留下了很大的沖擊。隨處可見樹上掛著羊毛,蘇南解釋說當你掛滿一萬片羊毛,就能長命百歲。而地上到處可見的印有馬、獅子、老鷹等動物的正方形紙片則稱為“龍達”,灑一萬個上天,能保佑家人和自己一路順風。蘇南邊走邊講解:農歷8月1日,無數和尚、佛教徒、藏民會聚集在此,活佛之前念完七七四十九天的經文便坐到這里的活佛臺,繼續念經。和尚、佛教徒、藏民隨后就把各自帶來的食物、錢、鏡子等物扔到湖里,神奇的是一到那個時候湖面就開始不平靜了,不是微微地波動,而是如神仙出世一樣驚得湖面流光異彩。 回去的路上蘇南和我們的司機不停講述甘加草原的八角城和白石崖,讓我和adam再次心動,于是又以150元的包車價格前往。(后得知其實100元就可以搞定了,不過因為和蘇南成了朋友,讓他小賺一點也是應該的啦。) 八角城位于夏河縣城北35公里,地處甘加草原的河臺地上。八角城顧名思意有八個城角,但實際為一個“十字”形狀,長2193.4米,城外廓現存殘垣全長1080米,城內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外廓正面偏東有一塊140×100米的廣場,其北有一排建筑殘基環繞城廓,期間引央拉河入廓,城內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唯北垣有15米長的一段,為近代用石塊補筑,內城周長1960米,占地面積169600平方米,方位正北。南城門洞口墻基厚1.4米,高13.5米,頂寬5.2米。門前兩端較為開闊,沿外廓大,便是10余米的砂土崖,崖下就是央曲河,這是當年八角城的唯一通道。南城門甕城面積約15.3 10平方米,城垣東、西、北三角,各有處凸的大墩臺一座,面積約20平方米。在東西兩墩之南廓城墻上,各有一半小夾道,東夾道3.6米,西夾道寬2米,可供單人騎馬出入城外廓之間。 八角城經考古專家調查、勘測,所得出的初步結論為,八角城在0.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設城建制,以其城為正南北方位的中軸線來看,已屬我國古代社會典型的城市風貌。城墻下層整土層常夾有新石器時代碎陶片,其上層也有唐、宋以來的陶片出現,再加上城外西北高地漢墓群和出土王莽時代貨幣,推出八角城建于漢代。八角城以它特有的城垣結構,為我們展現了古代屯田點上設計守防城市的風貌,在城堡的設計上突破過去方形、矩形的整框框而自然體系,在我國現存在中突破過去方形、矩形的整框框而自成體系,在我國現存古城屬獨一無二的。 八角城這樣的土城墻與之前甘南草原的自然景致截然不同,滿是滄桑感。爬上城墻我上有種想飛躍的感覺,遠眺周遭,我無法想象若要在這里生活一輩子會是什么樣? 當我還沉靜在恍惚中,蘇南大哥就在底下召喚我們去喝泉水。那甘甜的泉水在烈日炎炎之時飲用幾乎就是人間的瓊液,我竟不住多喝了幾口,好在adam及時把我制止住說是多喝要拉肚子。 從八角城開往白石崖的一路是這幾天以來最難走的路,車到駐地立刻感到這里別有洞天。司機把車停在小河邊以便輪胎降溫,我看到路邊一輛桑塔那車內有兩個ppmm,看來不象從洞里出來的,又見兩個法國老外,身材健碩,英氣逼人,后得知他們走完了全程花了2小時。蘇南一個勁地提醒我們如果覺得危險就回來,我們卻對那里的景況全然不知,入洞才有了深刻體會。 白石崖巖洞在甘加鄉大尕加峽口西側,石崖上洞口距地面約30米,坐西向東,洞四周灌木蔥籠,流水咚咚,洞高3.5米,寬4米,估計深1500米,聽說洞內有道路,搭有獨木梯、獨木橋,道回路繞,忽上忽下,時窄時寬,有時需匍匐行進,巖壁光滑,俱有鐘乳石發現。藏族群眾稱此洞為“勝”據《葛丹教法史》載,索南耶鈽旺波于哲葛爾體現了郎仗那蓮花生度母觀世音居住于該處的驗證,東科。云丹加措看見二十四處空行和空行母如云聚集,舉行會供曼茶羅。圣地(指此巖洞)現有藏族文無音和輔音字母、如意寶樹、天生稻等像外部有大塞林圍繞。洞內有“十萬佛堆”有苦行僧坐過的土臺以及群眾掛在上面的羊毛、哈達等祭汜物品。 從開始的雄心壯志,到后來因又黑又滑的雙重艱難,我們兩個平日里生活在大城市缺乏鍛煉的驢子,在那陰濕的洞內幾乎每走一步都萬分小心,畢竟自己的命與20元的門票相比可金貴多了,沒想到走個梯子都要花上近一刻鐘,難以想象若要走完全程得要多久了。帶領我們入洞的是個才15歲的喇嘛,這小喇嘛讓我們唏噓不已,他的步伐輕如飛燕,在如此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竟然頗有飛檐走壁之神功,還為我拯救突然掉落的太陽眼鏡。其實我知道若不是把外套也穿進洞了,我一定愿意繼續跋涉的,畢竟挑戰也是一種非常刺激的感覺。可是因為不愿意把我的抓絨衫弄臟,adam又似連我這個女子都不及,我們最后還是放棄了。 事后聽說曾有一老外在里面失足跌落死亡,不禁感嘆還好沒有過于執著啊! 花費:騎馬40元,三輪15元,八角城8元,白石崖20元,包車130元,洗澡2元,住宿20元,面片4元=254元
關鍵字: 夏河 大哥 星級酒店 普通話 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