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禪寺
河南省的寺廟很多,著名的有白馬寺、少林寺等,但我要說亞州最大的寺廟是哪座?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五一七天假的第二天清早,天空陰霾,我坐上開往汝南縣的客車,朝著亞州最大的佛教圣地——南海禪寺馳去。中途在駐馬店市轉車時,天空開始下起小雨來。約半小時,車至汝南縣城,雨住氣爽,搭上三輪車,不一會兒,來到了城東南的南海禪寺山門前。南海禪寺山門面北朝南,高31米,長50米,5個拱形的大門,上面雕刻有龍、鳳、玉麒麟、祥云和奇花野草等圖案,門上前后各立著5個面容崢獰的護法金剛。整體雕刻精細,氣勢宏偉,世間少見。進入山門,是一條長500米,寬20米的白玉石甬道,同等距離立有12座花崗巖牌坊,正中刻有南無我佛如來、南無觀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等12位菩薩的牌位,東邊的每個柱子上刻有捐贈人的名字,兩旁的欄桿間的石板上雕有各種怪獸、仙鶴,山水及歲寒三友等圖畫。人走在其間,讓人不禁肅然起敬,不敢有絲毫怠慢和邪念了。甬道盡頭是南海禪寺的主建筑——大雄寶殿,遠看金壁輝煌,蔚然壯觀。地基拔地2米高,平面呈80米正方型,共分三層,斗檐、吊角層次分明,房頂上有兩只白象對視。殿柱下面的須彌座,全都是整塊的花崗巖雕刻而成,刻有八仙,形象逼真,各具特色。臺基上浮雕有500羅漢,或坐或立或躺或臥,沒有雷同表情和姿勢的,遂成為神州殿堂之冠。大雄寶殿周圍有觀音、天王、文殊、普賢四大配殿。尤以觀音殿最為壯觀,內有千手觀音一尊,四面皆是色彩鮮明的壁畫,分別畫的是:南海仙境、觀音游南海、逾城出家、太子降生等。其它3座殿也各有千秋。大雄寶殿東側是七層的樓閣式的藏經閣,設計獨特,建筑優美,樓內藏有古今多種版本的佛教經書。出大雄寶殿向東30米,是一座高大雄偉的鐘樓,內有一座重達幾噸的大鐘,外面四壁雕有各種山水、小橋、寺廟、龍鳳等。因大雄寶殿及其它配殿還在建設中,鐘樓北側一座四合院式的2層樓,是目前和尚們講法,香客們跪拜的地方。走進大門,中間是座鐵鑄的香爐,檀香鳧鳧,氣味撲鼻。進入殿內,迎面是尊小型的黃銅觀音,絡繹不絕的香客在此紛紛跪下,虔誠地雙手合十為自己和親人祈禱著幸福。出該殿大門向北是一座較大的四方型三層樓,中有開井,下面是座放生池,水里有香客們放生的魚、烏龜什么的小動物,不時鉆出荷葉,在水面上或游動,或嬉戲,一副優哉自得的神情。池中間是“之”字型的走廊,廊中間是座八角亭,供香客們休息觀賞的地方。過了放生池,步行六七步,左右各有一座兩人高的石碑,是為方丈上代的兩位得道高僧而立。拾階而上,寺廟最高處建有一座白圣長老舍利塔,以白色的巖石雕刻而成,與北京北海公園里的白塔仿佛,建筑典雅別致,別有風味。站在舍利塔上四顧南海寺,但見綠樹花草成蔭,亭臺樓閣林立,城河環抱,靄霧繚繞,真是處別有洞天的佛門凈地。南海禪寺方丈,汝南籍人士,幼年既信佛,1948年被國民黨抓壯丁到臺灣。1957年,大師巧遇佛門高僧甘珠在臺北花蓮道場弘法。1960年大師退伍后,到臺北十普寺剃度出家。1982年,大師在臺北平溪鄉創建大香山觀音禪寺。1993年,經河南省宗教局批準,大師出資1.5億元開始在家鄉修建南海禪寺,整個寺廟建成估計3億元左右。我小時雖與佛有緣,但天性留戀紅塵,不懂禪理,不通禪性,雖心向往之,而深知此生注定俗人一個。今借五一假期來朝拜四日,聆聽些佛音,沾染些佛氣。或和眾生向師傅們討教佛理,或獨自在松林間留戀徘徊,或靜坐在樓閣中面壁思過,拋去塵世中的一切雜務與濁想,不覺物我兩相忘。佛啊,何時讓我真正擁有自己的一方凈士呢?!
關鍵字: 三輪車 佛教圣地 少林寺 河南省 駐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