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邦國墓葬群--虢國博物館
虢國博物館,aaaa級旅游區(點)。位于三門峽市區北上村嶺,是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虢國墓地遺址而建立的一座大型專題性博物館。總占地150畝,展出的是比著名的秦兵馬俑軍陣早六、七百年,由真車真馬構成的我國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陣;是一處集文物陳列、遺址展示、園林景觀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的文物旅游景點。 介紹虢國博物館必然要提到虢國與虢國墓地。虢國是西周初期分封的諸候國,因受周王室的器重而威振邦國。西周晚期,它從陜西遷到三門峽一帶。根據象形文字的解釋?"虢"字是指一個武士手持兵器同老虎作搏斗,它向我們昭示了虢國是一個崇尚勇武的軍事強國。公元前655年,晉國用計向虞國借道,出兵滅掉了虢國。"假虞滅虢、唇亡齒寒"的成語典故也由此而來。虢國墓地,已探明各類遺址800處,在發掘的260多座墓葬中,先后出土各類文物3萬余件,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一處兩周之際的大型邦國公墓,開了以軍陣隨葬的先河,構成了我國以真車真馬隨葬的時代最早、規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地下車馬軍陣,成為秦始皇兵馬俑的葬俗淵源。其中,發掘的虢季、虢仲兩座國君級大墓最為著名,先后被評為1990、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虢國墓地遺址在2000年被評為"河南省十大重要考古發現"之一,2001年4月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虢國貴族墓葬群總面積58萬平方米,文物部門鉆探的14萬平方米內,共有各種貴族墓葬142座。其中大中型墓葬19座,車馬坑12座,其它種類的祭祀坑50余座。在已發掘清理的9座墓葬中,有國君墓2座、太子墓1座、姬妃墓1座、車馬坑2座、共出土銅、鐵、玉、石、金、陶、木、皮革、麻布等九大類文物17000多件。其中出土的大型青銅禮器200余件,大部分鑄有銘文。綴玉面罩被確認為春秋戰國"瞑目"的祖型。玉組串飾為漢代金縷玉衣的前身。出土的八件甬鐘是西周晚期墓葬發掘中唯一完整的一套。由十二件金器組成的黃金帶飾為周代考古中所罕見。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珍貴兵器,尤其是玉柄銅芯鐵劍的出土,被確認為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它的發現將中國冶鐵的年代上溯了兩百多年,堪稱"中華第一劍"。這些文物因其數量多,種類全、價值高而被著名的考古學家愈偉超先生譽為"驚人的考古發現,燦爛的古代文明"。虢國貴族墓地的重大發現,對研究虢國乃至西周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制度以及冶金、交通、紡織、古代戰爭等各個方面,都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199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由虢國春秋、虢國出土文物展、梁姬墓出土文物展、虢國車馬坑展幾個專題展館組成。進入館區,迎面看到的一幅虢國車馬出征浮雕,仿佛使人一下子步人時光隧道,進入2800年前車轔馬蕭的戰爭氛圍之中。浮雕是由紅砂巖刻繪而成,是目前我省規模最大的浮雕作品。《虢寶拮英展》展出了90年代以來虢國墓地發掘出土的國寶重器文物精品。展出了代表我國先秦時期玉器最高水平的仿生動物玉器,制作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北溫帶常見的動物物種,幾乎全部囊括。《車轔馬蕭--虢國大型車馬軍陣遺址群展》,原狀展出了國君虢季、虢季夫人梁姬及太子墓的陪葬車馬坑。這三座車馬坑由南向北按行軍隊列擺放。《國君覓蹤展》原狀展出了國君虢季墓及陪葬的3座侍從墓和2座馬坑遺址。由于周天子的陵墓無一發現,諸侯級墓多被盜挖,出土文物不多,虢季墓可以說是目前發現的西周春秋時期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大墓。隨著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未被發掘的500多座墓葬中將會有更多更好的文物精品。
關鍵字: 三門峽 旅游區 景觀 秦兵馬俑 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