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陽茶葉文化節
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處大別山北麓與淮河上游之間,東與安徽毗鄰,南與湖北接壤,左扼兩淮,右控江漢,承東啟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稱。從古至今,既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又是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信陽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內淮河兩岸就出現了相當規模的原始農業,保存著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和屈家嶺文化20多處。戰國時期,信陽是楚國的疆域中心;唐朝中葉,信陽再次成為中央王朝糧食、兵源和財源的重地。信陽大地曾哺育了眾多歷史名人:一代名相孫叔敖、開漳圣王陳元光、治閩功臣王審知、歷史學家司馬光、中原碩儒馬祖常、文壇領袖何景明、植物學家吳其濬等都誕生在這里。孔子周游列國的終點及子路問津處在信陽,司馬光砸缸、亡羊補牢的故事也發生在信陽。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播出的《東方紅》樂曲就是信陽長臺關出土的戰國編鐘所演奏。
信陽又是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英雄的鮮血染紅了信陽的山川河流,殷紅的土地培育出一代代英才,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尤太忠、萬海峰、洪學智等從這里走向共和國疆場,并成為蜚聲中外的一代名將。信陽山清水秀,山水相映成趣,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稱。有與北戴河、廬山、莫干山齊名的全國四大避暑勝地雞公山,有水面比西湖大70多倍的南灣湖,有全國獨一無二僧尼同寺的靈山寺,有天然溫泉療養勝地湯泉池,有精忠報國、極富傳奇色彩的許世友將軍之墓。
信陽茶葉歷史悠久,遠在1200年前就是我國古代八大茶區之一。近代以來,信陽毛尖成為我國綠茶中的佼佼者。1915年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優質獎章,1958年被定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1992年,信陽市政府創辦河南信陽茶葉節,每年5月中旬,茶葉節每年5月舉行,為期3天。2004年起,茶葉節改為每年在4月舉行。
為了擴大茶葉節的內涵與外延,弘揚信陽茶文化,打造中國茶都品牌,中共信陽市委和信陽市人民政府決定把“中國信陽茶葉節”更名為“中國茶都―信陽茶文化節”,并于2004年4月28日至30日舉辦“中國茶都―信陽第十二屆茶文化節”。這屆茶文化節既是前11屆茶葉節的延續,又是茶文化節的開端。節日期間,將舉辦茶文化論壇、名茶博覽交易會、茶道茶藝比賽等茶文化活動,以及經濟技術項目洽談簽約、大別山綠色食品及名優產品展銷、專場文藝演出、茶文化一日游等經貿、文化、旅游等系列活動。
關鍵字: 信陽市 信陽茶葉 江淮 河南省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