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風景名勝區
字分陰陽,筆劃規整,結構神妙,令人不可思議……入山谷聽潺潺流水,登山頂看亂云飛渡,整個靈山仿若一人神奇的世界。靈山還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靈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舊時有七寺(靈山寺、中佛寺、白佛寺、白云寺、龍牙寺、險石寺、金頂寺)三庵(圓通庵、福全庵、延壽庵),現存2所,其中靈山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為佛教傳入中國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時因建寧公主在此出家為尼,曾封靈山寺為國廟;明太祖朱元璋曾三上靈山,并在此出家三年,洪武三年,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因感念靈山寺和尚二次救駕之功,第三次上靈山,封當時的住持陳大用為“金碧峰禪師,并御筆為靈山寺題寫“圣壽禪寺匾額。現有大殿7層,僧民四十余人。靈山寺,自古香火繁盛,文僧輩然,名播海外,享有“中原四大古寺、豫南第一名剎之譽,每年農歷三月初一廟會,進山朝拜旅游者絡繹不絕。千年古廟會延續月余,高峰期趕會香客日達三萬余人,全年固定香客達三十萬人次。靈山東南的九里關與信陽境內的平靖關、武勝關合稱冥厄或黽 塞,為天下九塞之一,北進中原南入楚,唯此三關可通,是著名的楚豫古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此占山為王,落草為寇者有之;避兵匪,躲官害者有之。靈山還有一大特點,就是遠近風傳它有求必應,非常靈驗,雖無科學道理,但信者甚眾,有求必應的傳聞頗多,有的求財求運者竟不惜跋涉數千里之遙。靈山以其豐富的旅游資源含量及很高的潛在旅游價值吸引著天下游人,每年來此旅游者達四十萬人次。1994年6月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并即將被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如今景區正處在大開發、大發展之中。隨著地方經濟的飛速發展,不久的將來,靈山定能擠身于世界名山之列。
關鍵字: 名勝區 旅游者 最高峰 有求必應 靈山寺 雞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