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許都故城遺址公園
漢魏許都故城遺址公園位于許昌市區東南18公里處,原系西周時許國都城。后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于此。昔日的許都分內外兩城,內城為皇城,圍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有皇宮、御苑、相府等;外城周圍15華里,東南隅有漢獻帝祭天的毓秀臺等。曹魏時為五都之一,南北朝時被北魏大將周幾毀于兵火。目前從遺址上仍然可以看到當年京都的輪廓。逶迤的城垣上有多層夯土,在高出地平面的約三萬三千三百平方米的土地上有大量的漢磚漢瓦,漢井、漢磨隨處可見。三國時代的印璽、箭簇、貨幣等不斷出土。1986年還發現過一對四神柱礎和青石櫨斗,經論定,這是當年皇宮柱礎和構件。1987年春在故城區盆李村發現了銅鑄作坊遺址,當年許都豪華和繁榮景況由此可見一斑。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建設中的漢魏故城遺址公園,主要是以原遺址為依托,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以觀賞遺址原貌為主,建設具有漢魏風格的標志性城門樓闕;對毓秀臺進行修復,呈現當年獻帝祭天場景,以沙盤模型形式再現漢魏故都原貌;用特色樹種、依當年故城功能設置進行綠化、美化、構筑景觀輪廓,營造歷史文化氛圍,為游人提供一個漢魏歷史遺址真跡的游覽場所。
關鍵字: 歷史文化 文物保護 標志性 沙盤模型 河南省 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