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村莊
海口市美蘭區東寨港一帶民間有一個傳說,說是海龍王發怒降水淹沒了這里的72個村莊,又將這里變成了神奇奧秘而令人向往的港灣。實際上,是400年前一次世所罕見的大地震,造成鋪前灣一帶的72個村莊沉陷海底,這才是海底村莊的真正成因。 海底村莊位于東寨港至文昌市鋪前鎮一帶的海灣海底,是明萬歷年間一次大地震造成的陸陷成海的災難所致。史料記載,1605年7月13日午夜,瓊州北部發生大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震級7.5級。重震區為瓊山、澄邁、臨高、文昌四地,地震造成陸地沉陷成海面積達100多平方公里。共有72個村莊緩慢下沉,為世所罕見的災害遺址奇觀。海底村莊奇觀是中國惟一的因地震導致陸地陷落成海的古文化遺址。如今在退潮時,從鋪前灣至北創港東西長10公里、寬1公里的淺海地帶可見平坦的古耕地阡陌縱橫。海底村莊從東寨港至鋪前灣一帶海灘上,古村莊廢墟遺址隱約可見。透過海水,可見玄武巖的石板棺材、墓碑、石水井和舂米石等有序排列。海底村莊離東寨港不遠的海灘上,有一座以方石塊砌成、保存完整的戲臺。在鋪前灣以北四公里處,有古“仁村沉陷遺址,透過10米深的海水,當年村莊的庭院、參差的房屋遺跡依稀可辨。鋪前灣與北創港之間的海底下,一座雕工精細、四柱三孔的“貞節牌坊仍豎立于水中。橫貫于東寨港海底的“絕尾溝是地震留下的裂溝,深10多米,寬20多米。溝東的古河道上,至今仍有一座石橋橫跨河道兩旁。當時大地震導致陸地沉陷的幅度一般在3-4米,陸陷成海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整個沉陷體塊垂直下降,這種情況在國內外地震史上罕見。原先是一條陸上的小河溝,瞬間變成今日的東寨港。原先是陸地上的72個村莊,在極短的時間里永遠陷落入大海,成為稀世罕見的“海底村莊。海底村莊在海口東部約40公里,與東寨港紅樹林同屬一處旅游規劃區,兩處景點相距較近,可組合成一日游程。交通可由海口乘車至鋪前鎮,再換乘三輪車前往。
關鍵字: 三輪車 東寨港 國內外 小河溝 紅樹林 規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