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關于東門老街的記憶
因為近日又從老街穿過,拍下一些圖片的同時,想起了一些往事。老街真是今非昔比了,那種熙來攘往那種喧鬧熱烈,那種各種氣味彌漫氤氳的景象是從前所沒有的。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民以食為天,進口的快餐廣告很“從容”的占據了整條街道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做小吃的攤檔很多,在老街不用下館子 79年1月5日,我剛到深圳那天,收拾好行裝吃過晚飯,與同伴一起上街,想買一些日用品之類的東西,來到老街,才是傍晚7點多鐘,整條街已沒有燈光,商店已經關門了,我們只能空手而歸。在十字街上的那一間百貨商店是我們經常光顧的地方,日常用的和平時吃的零食都在這里買。這家商店自然是被改造了,現在連它的影子也找不到了。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隨買隨吃。那個“章魚小丸子”,我女兒每次去都要吃,說是“很好味”。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好像什么都有的吃 在街里有一家小小的面館,最熱賣的還是廣東人最愛的“云吞面”,云吞就是餛飩,廣東人的叫法(記得有一年我老叔從東北來,對云吞一詞很感興趣),我那時還不習慣“下館子”,海棠帶著我在這家小面館吃過一次,感覺味道還挺好。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最多人吃的還是這種“酸辣粉”,一眼看去,80%的人捧著這種碗 老東街里還有一個小糖水店,就兩張桌子。廣東人講究喝糖水,說是可以降溫解暑,主要功能是敗火,跟北方人熬的綠豆沙同等功效,糖水不是簡單的白糖或紅糖沖泡的甜水,糖水的配方各種各樣。有一天晚上,我和海棠經過這里,一人要了一碗紅豆水,喝完之后才說怎么一顆紅豆也沒有呢,又說人家說是紅豆水嘛,兩人邊走邊說邊笑,那時我們才剛剛20歲。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這個就比較清淡啦 我在沙頭角工作的時候,有一天接到一個同學的電話約我到市里來說點事,當時我猜想她是遇到感情上的事了,我們在老街的唯一的那家冰室里見面,喝冰水(其實就是果汁類的冰鎮飲料,只是那時還不興這么叫),和同學聊過之后,同學結婚了。那個小小的冰室早就不見了,連它當初的位置我都搞不清楚在哪了,可令我倍感欣慰的是同學的婚姻一直維持至今,是非常幸福美滿的一對。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街上有直飲水,環衛工人在用礦泉水的瓶子裝水呢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也有隨地“直排水”的 當年的老街有一家“人民電影院”,一家“深圳戲院”,人民電影院比較小設施不如深圳戲院,又離我們住的地方遠,所以我們常常去的是深圳戲院。改革開放之初,大量的香港和外國電影上映,兩天一換,我和同宿舍的姐妹們隔天就去看一場電影,《悲慘世界》、《蝴蝶夢》、《紅菱艷》都是在那時看的,票價好像是2元。在深圳戲院還看過東方歌舞團的演出,看過朱明瑛的演唱,還看過俞麗拿、盛中國的小提琴獨奏,看過(不記得是哪個)雜技團的演出。后來的深圳戲院與時俱進的有一些改變,數年前還去看過一次電影,覺得音響效果不好,就再沒去過了。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看看這些“超級奶爸” 原來在老街西面的這個街口有一家新華書店,是那些年我光顧最多的地方,在那里買了很多書包括一些世界名著,當年的書真便宜,幾毛錢,一兩元錢就能捧回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那年賈平凹的《廢都》出版時,在這家新華書店還排起了長龍。那時的書店還是柜臺式的,書架在柜臺里面,你要很費神的看書的名字,然后要服務員取給你,看的多了就覺麻煩。后來書城建起來了,書架都是開放型的,自己取閱,方便極了。新華書店好像就合并進去了。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上大街”是原來的一個街道,我的一個深圳原住民的同事就住這里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好像只有廣東女子戴這種帽子,能遮陽還能忽悠出一點風來,故稱“涼帽” 東門老街改造成步行街之后,變化很大,那些舊的景觀都看不到了,只有這些“發黃”的畫面頑強的留在記憶之中。
關鍵字: 廣告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