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紀念館
2008122516582261.jpg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各位團友: 大家好!我們杭州的名菜很多,有東坡肉、龍井蝦仁、叫化童子雞、西湖醋魚等,大家想知道東坡肉是怎么來的嗎?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兩度來杭州為官,第一次是當通判(公元 1069 年),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西湖詩,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這首 “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溶抹總相宜 ” 。公元 1088 年時,西湖長時間沒有整治,眼看就要頹廢了,官府花了很多錢整治西湖卻未見成效。時任太守竟欲廢湖造田。危急時刻蘇東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 蘇東坡認為 “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 ” ,是絕對不能廢的。他帶領杭州民眾疏浚西湖,終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盡,紛紛敲鑼打鼓、抬豬擔酒送到太守府。蘇東坡推辭不掉,只好收下。面對成堆豬肉,他叫府上廚師把肉切成方塊,用自己的家鄉四川眉山燉肘子的方法,結合杭州人的口味特點,加入姜、蔥、紅糖、料酒、醬油,用文火燜得酥爛,然后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冊,每戶一塊,將肉分送出去。民工們品嘗著蘇太守送來的紅燒肉,頓感味道不同尋常,紛紛稱其為 “ 東坡肉 ” 。 有家飯館老板靈機一動,想辦法請來太守府的廚師,按照蘇東坡的方法制成 “ 東坡肉 ” ,于是飯店從早到晚顧客不斷,生意格外興隆。別的飯館一見也紛紛效仿,一時間,大小飯館都賣起了 “ 東坡肉 ” , “ 東坡肉 ” 就成了杭州第一大菜。后來, “ 東坡肉 ” 越傳越廣,越做越精,成為風靡全國的一道名菜了。 團友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蘇東坡紀念館。館前的這尊用花崗巖雕刻的塑像就是蘇東坡,高三米。他是我們杭州的老市長,他正在很我們打招呼呢。我們也和蘇市長打個招呼:蘇市長,我們來看您了! 我們現在所在的紀念館是開放式的,具有典型的江南粉墻黛瓦的風格。原來這里有一道圍墻,為了方便老百姓去看蘇市長,杭州市政府和園文局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我們現在看到的是 2004 年重新開放的紀念館。蘇東坡紀念館是 1988 年為了紀念蘇市長初建的,占地面積 42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550 平方米。 現在我們來到了紀念館的主樓,樓前 “ 蘇東坡紀念館 ” 的匾額是蘇步青題寫的。蘇步青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他和陳建功共同把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的數學系建成一個具有相當高水平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基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微分幾何研究集體,為國家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數學人才,并且非常關心中學數學教育,為提高中學師資質量、改革中學教材做了不少工作。 團友們:蘇軾( 1037-1101 )出身在眉州眉山一個寒門地主家庭。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 “ 三蘇 ” 。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因譏諷朝政被貶任杭州通判;歷徙湖州、黃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師,任中樞舍人。后又與司馬光面爭新法「不可盡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晢宗親政啟用新黨,蘇軾又被一貶再貶,之貶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蘇軾北返時在常州逝世。當時為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享年六十六歲。高宗朝,賜太師,謚文忠。 這里有一張蘇東坡一生的蹤跡表,介紹的是從他一歲( 1037 年 1 月 12 日)出生,三十五歲( 1071 年)任杭州通判,五十歲( 1086 年)任翰林學士,五十二歲( 1089 年)再任兩年杭州太守,六十五歲( 1101 年 7 月 28 日)病逝常州的經過。 蘇澹、二伯蘇渙, “ 臣范滂與奸宦斗爭,以身成仁的故 濃厚的 崇敬之情,并暗暗發誓要像他們那樣做人、作文。我們看到原配是王弗,宋仁宗至和元年( 1054 年),十九歲的蘇軾娶了青神縣(四川縣名)鄉貢進士王方之女王弗為妻,時年王弗僅十六歲。她是位知書達理的女子,蘇軾讀書時,她陪伴在書房 “ 終日不去 ” ;蘇軾遺忘之處,她往往能從旁提醒;蘇軾問她一些書,她都略通一二。王弗不但聰慧知書,而且對公婆侍奉恭謹,對丈夫蘇軾的關懷無微不至,是位稱職的賢內助。蘇軾遠離父母親人到鳳翔任簽判時,她經常用蘇軾之父蘇洵的囑托告誡丈夫,處事處人都要小心謹慎。不要結交那些見風使舵,只會甜言蜜語的人。她常說與人交往快的人拋棄、出賣朋友也快,這些話也常常得以驗證。可惜這一對恩愛夫妻,互相敬重的日子只過了十一年。北宋英宗治平二年( 1065 年)五月,蘇軾二十九歲時,任職京城在開封史館,王弗因病早逝,年僅二十七歲。當時葬開封西郊,第二年六月遷回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安葬。喪妻之痛,蘇軾的悲傷可想而知,他常常為思念亡妻而淚流滿襟,難以成眠。三年后,王弗的堂妹王潤之做了蘇軾的繼室,結果她四十七歲時去世。蘇軾從此沒有娶妻。后來留下了個 12 歲的王朝云為侍妾。 這里介紹他出任杭州知府時,為民辦實事的例證:為防嚴重的自然災害,他要求朝廷撥款購糧賑災濟民,提高杭州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當年杭州疫病流行,他多方籌款,建立公立醫院,有效的制止了疫情;他兩次疏浚杭州的六井,是西湖的水流通全城;他發動駐軍千人,用了半年時間整治鹽橋(現在的中河),茅山(現在的東河)兩條河,使錢塘江的水系通暢,使杭州的老百姓用水和城內的交通得到很好的改變。 團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蘇東坡整治西湖及后來疏浚西湖的情況: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北宋時期沒有經過疏浚時的西湖,湖面干枯,仙鶴也遠去了,一片荒涼;蘇東坡上書朝廷要求疏浚;他動用 20 萬民工并一起工作,花了半年時間,使西湖恢復了原來的美麗。 在疏浚西湖時,蘇東坡還想到了用堆積如山的水草和淤泥筑成一條長堤,就是現在的蘇堤,全長 2.8 公里,為了西湖的水互流,還建了六座橋。同時在蘇堤上植樹種花草,形成了 “ 西湖景致六吊橋,兼株楊柳兼株桃 ” 的景象了。 明代知府楊孟瑛疏浚西湖后,建筑了楊公堤( 2003 年重新進行重修,就是原來的西山路);清代浙江巡撫阮郁疏浚西湖時,在湖中建筑了 “ 阮公墩 ” (就是西湖新十景之一的阮墩環碧),使西湖更加有名,更加美麗。 這里的動態燈箱展示的是部分西湖名勝,向游客更多的介紹西湖的美景。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蘇東坡在杭州的逸事。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幅侍女圖,圖上的人物就是蘇東坡的侍妾,王朝云(杭州人),她曾是一名歌妓。 12 歲被蘇東坡收養,長大后為侍妾。后來蘇東坡幾經被貶,她卻和東坡至死相隨。 他生性豪爽、廣交朋友,第一次來杭州結識了西湖詩僧惠勤,結為知己, 15 年后物逝人非,一泓清泉如故,令他感慨萬分。他結識名妓琴操,點化她出家臨安玲瓏山,后去拜訪她,她已故,他以佛學思想感嘆人生。 他還幫做扇子的人在扇子上作詩,使做扇子的人還了債。可以說他的名字在杭州是家喻戶曉的,杭州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也有多處:東坡肉、東坡路、東坡劇院、蘇堤、學士路等。這里陳列的是清代浙江巡撫對蘇東坡主政杭州功績的評價文章。 二樓主要是蘇東坡的書法,字畫。我們一起去二樓參觀一下。蘇軾是北宋文壇領袖,建權了多方面的文學業績,散文與歐陽修并稱 “ 歐蘇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與黃庭堅并稱 “ 蘇黃 ” ,開有宋一代詩歌新貌;蘇軾的書法、繪畫皆善,在文學藝術各個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中國文學史上極為罕見。 二樓的展廳主要陳列蘇東坡在杭州期間的文學創作成就及其他名篇數篇。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和杭州是一體,和西湖是一體,杭州的西湖也正是因為有了蘇市長才變的更加光彩。 的展廳在陳列手法引用了多媒體感應顯示屏及由著名配音演員喬榛的詩詞朗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受。 。書法豐腴、瀟灑,被成為 “ 。天下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天下第二行書是顏真卿的 “ 祭侄文稿 ” 。 繪畫:《枯木豬竹石圖》《竹石圖卷》《墨竹圖》,而 “ 成竹在胸 ” 即出自蘇軾的繪畫理論。他的竹墨畫隨意點畫,用筆瀟灑,水墨淋漓,秀石輕勾淡染。 宋四家精選:分別以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所作,展示了一代文人墨客的書法風采。 文集:陳列了蘇文忠公詩集、三蘇文集、東坡詩注、東坡題跋、東坡詩集等大量的文學作品。 名人書法:展示了我國書法泰斗沙孟海、杭州西泠印社副社長劉江等六位當代書法大師海譽寫的蘇東坡詩歌。 最后我們去蘇東坡的書法碑廊。碑廊中陳列了他那首著名的詞 “ 赤壁賦 ” 和 “ 游虎跑泉 ” 等四十件書法精品,還有 “ 三蘇圖 ”“ 修竹圖 ”“ 自畫像 ” 三件作品。請大家慢慢欣賞。
關鍵字: 東坡肉 杭州 蘇東坡 西湖醋魚 龍井蝦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