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向左 珠海向右
從廣州到珠海的高速公路上有一個三岔路口,藍底白字的路牌標示得很清楚:向左是深圳,向右是珠海,一個人對于某個城市的記憶最終是與這個城市里的某個人或某個故事有關,就像去年我選擇的深圳也像今天我所欣賞的珠海。深圳節奏有目共睹,在以發展為主要目標的時代,"深圳速度"成為課本上的專有名詞,20年后的今天,深圳人走在街上的步伐、沖過紅燈的架勢、快餐店里排著的長龍,我仍然能夠感受那種速度的驚人。和深圳不同,珠海選擇了另一個方向,人們走路依然不緊不慢,經濟發展也是忙中帶閑,你可以凌晨兩點醉在酒吧街,也可以大清早晃上板障山,許多城市表象都可以如此逍遙,珠海卻是把這種"悠生活"的"任逍遙"氣質凝固在空氣里面的。 多年的改革開放,同是經濟特區的兩個城市發展成了不同的樣子,從城市成長的角度來看,20年時間過于短暫,沒有辦法為城市的發展做定性的描述,城市的成長要在比較中見到自己的優勢,在成長中學會成長的方法。法國戛納是不大的小城,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走遍全城,這座法國南部瀕臨地中海的普通小鎮,雖然只有7萬居民,但卻因每年5月份舉行的國際電影節而蜚聲世界。美國西雅圖連年被評選為全美最適合居住的城市,環山包水,空氣清新,人口50多萬,卻是波音和微軟的總部,歷史上最浪漫的愛情電影《西雅圖未眠》也出自這里,連星巴克也從這里飄向世界。充滿陽光的午后,在左望山右望海的辦公室里,我和您一樣在無比熱愛著這座城,大時代背景之下,珠海面臨了巨大無比的機會,也正在經歷著成長所必須有的煩惱,或許正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意識,正是這樣的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眼光,可以讓我們在可見的未來,看到一個讓人心動的城市。
關鍵字: 三岔路 專有名詞 標示 深圳 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