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青世界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她用博大的胸襟養育了萬物生靈,她微笑著給予我們浩瀚的大海,巍峨的高山,肥沃的土地,甘甜的清泉,清新的空氣,廣闊的森林,豐富的食物……但是自古以來,人們只知道在她的身上掘取、掘取、再掘取,卻不懂得如何來保護我們的母親。如今她胸膛內的乳漿不再充沛──不可再生資源日益減少;她的血脈不再清澈,甚至面臨干枯──江河污染,湖泊變成鹽堿地;她的骨骼不再健壯──地震、山體滑坡屢屢發生…… 面對這些,人們開始認識到,21世紀人類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就是環境問題,它將影響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關心──21世紀的教育》中特別提到學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人類共同的家園。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她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只有一個地球》中告訴孩子們的。然而,僅靠書本上的說教,孩子能夠從真正意義上理解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含義嗎?能夠從我做起樹立起保護“母親”的意識嗎? 把學生們帶進大自然的懷抱,走進外面的世界,讓他們親近自然,感受碧波綠水,花草芳馨,傾聽鳥語蟲鳴,感受自然的清新與和諧,也教會孩子們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懂得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懂得保護環境的深遠意義,讓未來的小主人在青山綠野中陶冶情操,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接受“洗禮”。 4月22日,又一個“世界地球日”到了,育才二小的一千多名學生進行了一次有特殊意義的春游活動。 汽車載著一張張笑臉來到了美麗的月亮灣畔,來到了青青的世界。當巍巍的大山,高高的綠樹,遍地的花朵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孩子們忘我地歡呼著,激動地狂跳著,張開手臂撲向這童話般綠色的世界。 在導游的帶領下,學生們興致勃勃地觀賞著、品味著,在這清新高雅的自然空間里有一種遠離擁擠的輕松心境。看到孩子們臉上寫滿的喜悅,使人不能不想到人對古樸自然的美是多么的渴求。正如孩子們所說的那樣:在這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世界里,云兒變得格外白,風兒格外輕,聞一聞,連空氣似乎都是甜的。 在果園、在瓜果農場里,學生們看到了經過園藝工人精心栽培、修剪的果樹,看到了掛在樹上的人參果、無花果、百香果,也聽到了大南瓜24小時可生長3~5斤,重量可達180斤,品嘗到了綠色無污染瓜果的香甜。當他們在“城市農夫”自留地親手種下一粒粒小小的種子,等待收獲那碩大的果實時,學生們不僅感到了腳下這塊土地的神奇,而且有一種深深的感謝,感謝這塊土地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感謝它用博大的胸襟養育了我們人類,也真正體會到了“地球──人類母親”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走進熱帶雨林,沐浴在蒙蒙細雨中,眼前是高大肥碩的滿目綠色和隱沒在雨林中的遠古動物──恐龍,還有架在空中陽光照射水霧而形成的七彩虹。學生們時而被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生長的從未見過的綠色所驚嘆,時而為飄飄灑灑的人工降雨感到神奇,時而又為淹沒在叢林中的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恐龍所驚呼。伴隨著震耳的恐龍叫聲,學生們宛如回到了遠古時代,聽到了遙遠的故事,聽到了恐龍在這個世界消失的原因。 來到了炸油坊,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一臺幾百年前江西農村使用的炸油機,親眼見證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在織布坊里,學生看到了古代人是怎樣紡線織布的,知道了自古祖先們就“以葉為衣,以果為食,壘木為巢,剖木為舟”,懂得了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在地球母親的懷抱里祖祖輩輩地生息繁衍,那是因為開發利用了自然界所提供的資源。 在青青世界,給學生們最大的感覺就是山水間無處不環保,環保理念滲透在每一處景點中。踏入青青世界的大門,就會看到一條閃著七彩光芒的百米長龍從綠色的草地上翻騰躍起,昂首迎賓。走進細瞧,才看清這是用數不清的廢舊cd光碟制成的藝術珍品。走在那或是開闊或是幽靜的“青青”路上,每一株花草都那么吸引人,那么引人留步觀賞,這時你會突然發現種植花草的器皿是那么的別致,似乎別處從未見過。再仔細瞧瞧,原來這些造型雅致的花盆,是用舊輪船、舊風扇罩經巧手設計改造的。坐在路邊清爽的涼椅上,一種異樣的感覺使學生們研究起制作這些涼椅的材料,原來它們也是用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改制的。漫步在木屋別墅間的登山步道上,看到道路是用一根根廢棄的舊枕木鋪就。舉步登上游樂場的階梯,發現這是一條廢輪胎砌成的通向快樂的小路。廢舊的自行車輪胎組成的美觀實用的庭院桌椅更是吸引了不少孩子圍坐議論。在綠綠的草坪上,一頭頭披著彩衣奮力拉車的“孺子牛”“環保牛”點綴其中,學生摟著這些用廢舊易拉罐做成的景物,一種別樣的喜歡蕩漾在臉上,于是在它的周圍嬉戲、拍照,把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用創意打扮家園”的創造理念也攝入了心間。 “給松樹打吊瓶”這個別樣的景觀特別引人注目。在那高高矮矮的松樹干上,吊著大大的白色輸液瓶和輸液管,這使人們不能不奇怪,這是做什么用的呢?經導游介紹方知,原來松樹得了一種叫線形蟲的病,這種病如果不醫治,一個經過了幾十年、幾百年漫長歲月長成的大樹,很快就會死去。在多方巡診之后,從臺灣引進了這種治療方法。用這種方法給樹木治病也是倡導一種愛心,那就是對于自然人們不要一味索取,要給予和保護!一棵小苗長成參天大樹要幾百年,可把它砍伐掉只需幾分鐘。幾百年,幾分鐘,這是多么不成比例的數字,也就是說人們要毀掉一片森林很容易,可獲得一片森林則要經歷漫長的歲月,如果人類再肆意地砍伐樹木,那么只能得到風沙洪水的回報。 當夕陽西下,晚霞映紅山巒的時候,學生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青青世界,留在學生心中的是那“芳香的泥巴,清澈的河流,田里的泥鰍,成群的魚游”還有那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理念。
關鍵字: 博大 地球 大海 空氣 青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