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之佛山祖廟
昨天花了一些時間在祖廟里玩。趕不回來廣州,所以就在佛山多呆了半天。????天氣很熱,一開始想去南海看看康有為的家鄉,也因此打消了念頭。于是選擇了祖廟玩了半天。沒想到還玩得挺愜意。????一般人我想,肯定是不喜歡這里的。至少很快就會覺得沒有意思。但我不同,以前是學歷史的,所以就喜歡知道他們是如何在歷史中存在,演變,對歷史同與歷史相關的東西是比較感興趣的。雖然,在中國,很多所謂的歷史的知識,不過是某種觀念化的邏輯延伸而失去了真實性。但歷史好比前輩,父母,昨天。忘記過去也就等于否定了自己,背叛了整個世界。我還是希望看到更多真實而有意義的歷史的記載甚至可以說是民族集體記憶的東西。所以,我還是會多去看看這方面的,雖然,我不會活在歷史之中而是活在角逐于某種功利的物質生活層面里。????祖廟基本上屬于市中心,交通還是很方便。它好像承擔了一些其它城市的人民公園的角色,但又商業化了很多。它的門票是20元,是比較貴的。但它也有一些優惠,如對老年人,小孩子,對中小學生,記者。但還是不利于它存在的目的。國家很早就讓它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目的應該不是這樣產業化經營,它應該鼓勵更多的人去里面玩一玩,看一看,才符合它申請這個遺產的目的。難道不是嗎?而且,它應該朝更多優惠的角度來鼓勵更多人去了解歷史,理解文化傳統。如對教師這些公益性角色的人,也應該給予優惠。商業的東西還是應該在其它地方進行好一點。????祖廟開放的時間與很多地方相似,也是八點半。例外的是,此時已經有一些老年人,他們進去得比較早,在里面打牌,拉家常。我很早就起來了,在朋友住的附近的街道上走了很一陣子才到祖廟,也都才七點半左右。廣場外就有很多老年婦女,他們在那里跳舞,練劍。很少有老年男子在那里做這些,大多數是在附近的石凳子上坐著,抽著煙,也還可能在那里想著往事。、、。。在廣場上,讓我特別留意的就是那個乞丐,——確切地說,應該是城市里的流浪漢。另一個就是那個練武術的人。所謂武術,我看好像不是很專業,因為我是門外漢,也不知道什么是專業。他的身材還很矯健,但他打的,一會是拳,一會兒是掌,一會兒又是抓,一會兒還是腳踢,變化多端,好像不是一個套路,所以,應該不是有歷史淵源的武術。本想著問他,但他專注于自己的事情,我也不便打擾,而是欣賞他打得還算優美的招式。不僅僅是我覺得他打得有趣,而且還有很多人都在看,更有兩三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也模仿了他的動作,一連好幾次。可能,小孩子對這個更感興趣一點。????在等入的時間里,我卻了新文街一帶,那里有一個牌坊,有一些年輪了。不過,應該不是很久遠。走在那一條街上,就像走入了歷史。里面最多的還是黃飛鴻的“影子”。以“飛鴻”命名的小店就有好幾家。由于那街一邊就是祖廟的外墻,所以,用的就是裸露的青磚。有好幾家店都是用的木門、木窗,木窗里又套著清代的玻璃窗花,都很漂亮。兩邊的建筑都采用了旗樓的風格,并排的石頭柱子,很有特色。房與房間隔的地方還有一些側門,上面刻著一些古老的文字或鄉土化的文字,基本上是不認識的。那些字,怪怪的,不是小篆,但又有小篆的筆法,不是楷體,但又有楷體的構字法。總之我是不認識的。如這樣的字“至友”(只是一個字,簡體字是打不出來的),又如“礻加艸加十”組成的一個字,就更打不出來了,更不明白其意義。我問坐在門前的一個當地人,他用廣州話告訴我,那兩字既可以從左到右讀,也可以反過來讀。還說,其實他也不懂怎么讀,是那些人(上年紀的人)告訴他,第一個還是讀至(zhi),另一個xiang。我覺得他說得不準確,但也不想深究。而就是一條街上,就有好幾個古字,我是不能識別的。唉。它們也已經只是歷史了。街這邊的墻還有一些特色,如都有垛兒等。????街的另一邊,則要現代很多。有一些賣婚紗的,賣××××的,都與古董不太相關。????到時間了,我買票的時候,又有兩個乞丐(四肢健全)坐在附近。我買完的時候,他走過來,硬要我給錢給他,還擋住我的路,感覺很逼迫,讓人很不滿意。所以,我堅持了自己的原則,沒有表示就擺脫了他們的糾纏。然后進了廟里面。????這不是一個佛家寺廟,相反,它與道家的淵源更多一點。什么北帝,什么真武,我從來不感興趣的東西。但廟前有介紹說,由于佛山(舊南海轄地)的天氣不是太好,而北帝又是神話中掌風雨之神,所以,南海人民就希望能得到這一位的庇護,所以,特別重視這神祗。我則懷疑,佛山的得名也與此有關,但更多還是其它原因。但這神仙,與這個廟的淵源就直接了。廟就是為了他而建的。????那么,經過文革,經過改造之后的呢?已經不再是歷史上的祖廟了。它同很多文化遺產一樣,除了是遺產本身之外,還承擔博物館的角色。類似的如越秀公園等等。這樣的一種節省的辦法不是很好。畢竟,文化的東西,不應該被如此強奸。????里面的東西,引人注目的東西,都不是很多。我進去了,首先看了一下他的兩個燈飾,然后從右側去看。除了一些爺爺奶奶們在那里打牌,就很少游客。雖然是周日。外國人就更沒有看到過。所以,有很多時間可以自己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當然,首先值得看的是那些木雕。很漂亮也很有地方特色,如梁枋,窗飾,等等。多半是有清一代的特色。如北方的屏風,常常是簾式,這里就可以用木雕的,那種透雕結構,也比較適合南方的氣候。????這些看了一會兒,感覺他們的祖先很會裝飾自己的生活,才有如此多的雕花裝飾。當然,那些表面上金碧輝煌的東西,也只是渡了一層金屬而已。????廟的右手邊,有一些賣古玩的東西,我是不感興趣的。因為,淘寶,如果在這樣的小地方里淘,受傷的只能是傻子。所以,我也不看,就去了孔子什么什么的地方。因為外面有廣告,說今天這里孔廟開筆什么什么的。由于沒有心機,也不記得。里面有很多小朋友,他們在家長與或者老師的帶領之下,在里面參加這一商業活動。我先去看了榕樹,玩了廊下的一排排鐘,為家人與朋友祝福了一下。那里有忠,孝等命名的鐘,敲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我也為自己的父母送去了自己的祝福。榕樹上掛了很多紅紙條,不知傳統是如何命名的。又掛了很多像柑桔一樣的東西,真像結在樹上的果實。我去的時候,一些小朋友站在旁邊,作了幾個揖,也把那些祝福放在那里。然后又去那里去敲鐘。 昨天花了一些時間在祖廟里玩。趕不回來廣州,所以就在佛山多呆了半天。????天氣很熱,一開始想去南海看看康有為的家鄉,也因此打消了念頭。于是選擇了祖廟玩了半天。沒想到還玩得挺愜意。????一般人我想,肯定是不喜歡這里的。至少很快就會覺得沒有意思。但我不同,以前是學歷史的,所以就喜歡知道他們是如何在歷史中存在,演變,對歷史同與歷史相關的東西是比較感興趣的。雖然,在中國,很多所謂的歷史的知識,不過是某種觀念化的邏輯延伸而失去了真實性。但歷史好比前輩,父母,昨天。忘記過去也就等于否定了自己,背叛了整個世界。我還是希望看到更多真實而有意義的歷史的記載甚至可以說是民族集體記憶的東西。所以,我還是會多去看看這方面的,雖然,我不會活在歷史之中而是活在角逐于某種功利的物質生活層面里。????祖廟基本上屬于市中心,交通還是很方便。它好像承擔了一些其它城市的人民公園的角色,但又商業化了很多。它的門票是20元,是比較貴的。但它也有一些優惠,如對老年人,小孩子,對中小學生,記者。但還是不利于它存在的目的。國家很早就讓它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目的應該不是這樣產業化經營,它應該鼓勵更多的人去里面玩一玩,看一看,才符合它申請這個遺產的目的。難道不是嗎?而且,它應該朝更多優惠的角度來鼓勵更多人去了解歷史,理解文化傳統。如對教師這些公益性角色的人,也應該給予優惠。商業的東西還是應該在其它地方進行好一點。????祖廟開放的時間與很多地方相似,也是八點半。例外的是,此時已經有一些老年人,他們進去得比較早,在里面打牌,拉家常。我很早就起來了,在朋友住的附近的街道上走了很一陣子才到祖廟,也都才七點半左右。廣場外就有很多老年婦女,他們在那里跳舞,練劍。很少有老年男子在那里做這些,大多數是在附近的石凳子上坐著,抽著煙,也還可能在那里想著往事。、、。。在廣場上,讓我特別留意的就是那個乞丐,——確切地說,應該是城市里的流浪漢。另一個就是那個練武術的人。所謂武術,我看好像不是很專業,因為我是門外漢,也不知道什么是專業。他的身材還很矯健,但他打的,一會是拳,一會兒是掌,一會兒又是抓,一會兒還是腳踢,變化多端,好像不是一個套路,所以,應該不是有歷史淵源的武術。本想著問他,但他專注于自己的事情,我也不便打擾,而是欣賞他打得還算優美的招式。不僅僅是我覺得他打得有趣,而且還有很多人都在看,更有兩三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也模仿了他的動作,一連好幾次。可能,小孩子對這個更感興趣一點。????在等入的時間里,我卻了新文街一帶,那里有一個牌坊,有一些年輪了。不過,應該不是很久遠。走在那一條街上,就像走入了歷史。里面最多的還是黃飛鴻的“影子”。以“飛鴻”命名的小店就有好幾家。由于那街一邊就是祖廟的外墻,所以,用的就是裸露的青磚。有好幾家店都是用的木門、木窗,木窗里又套著清代的玻璃窗花,都很漂亮。兩邊的建筑都采用了旗樓的風格,并排的石頭柱子,很有特色。房與房間隔的地方還有一些側門,上面刻著一些古老的文字或鄉土化的文字,基本上是不認識的。那些字,怪怪的,不是小篆,但又有小篆的筆法,不是楷體,但又有楷體的構字法。總之我是不認識的。如這樣的字“至友”(只是一個字,簡體字是打不出來的),又如“礻加艸加十”組成的一個字,就更打不出來了,更不明白其意義。我問坐在門前的一個當地人,他用廣州話告訴我,那兩字既可以從左到右讀,也可以反過來讀。還說,其實他也不懂怎么讀,是那些人(上年紀的人)告訴他,第一個還是讀至(zhi),另一個xiang。我覺得他說得不準確,但也不想深究。而就是一條街上,就有好幾個古字,我是不能識別的。唉。它們也已經只是歷史了。街這邊的墻還有一些特色,如都有垛兒等。????街的另一邊,則要現代很多。有一些賣婚紗的,賣××××的,都與古董不太相關。????到時間了,我買票的時候,又有兩個乞丐(四肢健全)坐在附近。我買完的時候,他走過來,硬要我給錢給他,還擋住我的路,感覺很逼迫,讓人很不滿意。所以,我堅持了自己的原則,沒有表示就擺脫了他們的糾纏。然后進了廟里面。????這不是一個佛家寺廟,相反,它與道家的淵源更多一點。什么北帝,什么真武,我從來不感興趣的東西。但廟前有介紹說,由于佛山(舊南海轄地)的天氣不是太好,而北帝又是神話中掌風雨之神,所以,南海人民就希望能得到這一位的庇護,所以,特別重視這神祗。我則懷疑,佛山的得名也與此有關,但更多還是其它原因。但這神仙,與這個廟的淵源就直接了。廟就是為了他而建的。????那么,經過文革,經過改造之后的呢?已經不再是歷史上的祖廟了。它同很多文化遺產一樣,除了是遺產本身之外,還承擔博物館的角色。類似的如越秀公園等等。這樣的一種節省的辦法不是很好。畢竟,文化的東西,不應該被如此強奸。????里面的東西,引人注目的東西,都不是很多。我進去了,首先看了一下他的兩個燈飾,然后從右側去看。除了一些爺爺奶奶們在那里打牌,就很少游客。雖然是周日。外國人就更沒有看到過。所以,有很多時間可以自己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當然,首先值得看的是那些木雕。很漂亮也很有地方特色,如梁枋,窗飾,等等。多半是有清一代的特色。如北方的屏風,常常是簾式,這里就可以用木雕的,那種透雕結構,也比較適合南方的氣候。????這些看了一會兒,感覺他們的祖先很會裝飾自己的生活,才有如此多的雕花裝飾。當然,那些表面上金碧輝煌的東西,也只是渡了一層金屬而已。????廟的右手邊,有一些賣古玩的東西,我是不感興趣的。因為,淘寶,如果在這樣的小地方里淘,受傷的只能是傻子。所以,我也不看,就去了孔子什么什么的地方。因為外面有廣告,說今天這里孔廟開筆什么什么的。由于沒有心機,也不記得。里面有很多小朋友,他們在家長與或者老師的帶領之下,在里面參加這一商業活動。我先去看了榕樹,玩了廊下的一排排鐘,為家人與朋友祝福了一下。那里有忠,孝等命名的鐘,敲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我也為自己的父母送去了自己的祝福。榕樹上掛了很多紅紙條,不知傳統是如何命名的。又掛了很多像柑桔一樣的東西,真像結在樹上的果實。我去的時候,一些小朋友站在旁邊,作了幾個揖,也把那些祝福放在那里。然后又去那里去敲鐘。????我后來回到下面,看到一個廣告欄,上面貼了很多孔子的東西,還有孔學會的成員以及他們的豐功偉績。但對家長與小朋友最有說服力的是那些高考的狀元們,也都貼著照片,倒也有一種積極意義,鼓勵孩子多讀書,向這些考試驕子們學習。????由于剛剛好遇著他們開筆儀式。所以,有幾個小伙子,穿著獅服在那里舞獅,又有小伙子打著鼓,敲著鑼,把氣氛調高了很多。讓人覺得有形象意義的是那幾個主持活動的人,他們穿著銀色長袍,引著孩子們,給他們講一些什么什么之類的東西。而房子的側邊,有好幾個小孩子,大概剛剛到入學的年齡。他們被家長與活動方穿上了漂亮的服裝。這是仿博士的服裝,整個一套都有。他們穿著黑色的長服,戴著帽子,真的可愛。活動方還有人用毛筆給他們畫眉,又用紅色毛筆給他們在眉宇中間點了一個紅點,十分醒目。然后,他們被安排站成一排,讓家長們就不住地給他們拍照。而自己呢?也剛剛拍了碩士畢業的那些。看到他們這個樣子,真的是感慨良多。????然后繞過那里,出了小園,看到一個銅像,就是孔子像。據說,這是標準像,還是某某名人捐贈的。??前一段時間,中國某些無聊人還在為孔子的標準像吵來吵去,不知道這是不是,以后會不會修改。唉,中國什么無聊的人都有。一個孔子,養了多少廢人?????不說這個,這個景點主要的地方還是祖廟本身。朝那邊過去,先經過一個什么什么特別展的,里面有很多畫,全部是那些宗教或什么的東西。好多人畫的或雕的北帝的像,都不是我感興趣的東西。所以,隨便看了一下就去了廟里。????廟里香煙繚繞,行人彌布。也不知道怎么突然一下子多了這么多的老年人,他們在那里買香,插香,燒香,作揖,禱告……還有很多人在神龜池旁邊,看水里的石蝕與活龜。傳說神話中的北帝由龜托著,龜就意味著這個神仙的急先鋒,就人于苦難之中。。。然后人們為了祈福,就朝那只巨大的石龜扔錢,大家不等,希望石龜收到之后就來保護自己。這種文化,我在肇慶等地也見過,都有無以數計的人去扔錢。唉。。。不知道到底扔了多少。甚至,不敢想象,中國一年燒香燒了多少錢?!沒有信仰的國度就必須付出這樣的社會代價!????廟的主體在什么邊,不知道,里面有很多銅塑,都是一些神仙。還有中間北帝的銅像,據說已經在那里好幾百年了。??然后,主體中間,是走廊,沒有什么特別的結構,但花了很多篇幅介紹佛山的狀元們。歷史上,自隋代以來至晚清,屈指可數的狀元們,佛山還是占了好幾個。讓佛山人自豪的可能是,廣東的狀元中,十之六七出自佛山。確實也是,如果我的家鄉這樣,我會自豪的。佛山還有一些武狀元。????然后在廟里玩的時間就不多,主要是去看了黃飛鴻少年團的表演,感覺良好。這個團,還穿著舊式的服飾,好像會一些武功。我去的時候,他們正準備表演。他們大概有十多個人。有兩個中年人,可能是他們的師傅。他們分了工,兩個師傅在下面,四個年青人在一個高臺上,或敲鑼,或打鼓,或打其它的,聲音特別響。還有兩個小朋友,也穿著醒目舞獅團的衣服,可能是他們的未來。然后又有兩個人,穿著舞獅子的服飾,在廣場上表演。他們的動作很優美,遠遠比看電視電影要好看的多,更重要的是,它給我一種參與其中的滿足感。選擇角度,可以看到他們表演是如何完成那些動作的。今天表演的搭配的兩個少年,一大一小,小的在前,大的在后,所以,“獅子”可以輕松地站立起來——此時是因為那個大個少年已經將小個抱走,舉到自己頭上,才從外觀。
關鍵字: 南海 歷史 多 天氣 康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