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六榕寺
原來計劃中要去光塔,可是我們在路上并沒有看到光塔的入口和那座塔。而眼看天色越來越暗,開始有零星的雨點灑下來,我們決定放棄光塔——反正六榕寺也有一座塔。 之后的記憶有些斷斷續續。 買門票的時候竟有人上來討錢,我把錢包里的毛票摸出來遞給他——這么不巧,只有一毛。 剛進去沒半分鐘,雨就嘩嘩的下起來。六榕寺的大門向東開,進門以后右邊是藏經閣,大雨中我們沒有看到藏經閣外面的游人勿進的告示牌,沖過去,在門口張望的時候被攔出來,說是藏經閣不開放讓人參觀。 兩只沒頭蒼蠅撞進了一個小園子,走過一段走廊,在走廊盡頭的一張木沙發上面坐著看雨。旁邊有一個佛像和一個募捐箱,有人冒雨來拜佛捐錢。虔誠的叩頭。到一個有石桌石凳的廊檐下呆了很久,大雨一直不停,天色亮了又漸漸暗下來,傍晚了,僧人們在大殿里念著經來回的走,聲音透過雨聲傳過來,有些遙遠的不真切。 我逗從廊檐下經過的一個年輕的僧人,說他的雨傘真大呀,他非常不好意思,含糊的說“唔,唔”然后也往大殿去了。我們坐下來,我又吃完了三分之一的榴蓮。據說一只榴蓮三只雞,我在六榕寺吃完了一只雞,不知道算不算犯了什么戒律呢…… 六榕塔就在對面,9層的高塔,已經修繕得漂漂亮亮的了。只是我們都沒有興趣上去看,而且工作人員也已經下班了,塔門早就鎖上了。小時候看西游記,只記得托塔李天王手上的那個小塔,對壓著白蛇的雷峰塔印象深刻,也非常喜歡盆景中那些小小的、精致的、有著尖尖塔頂和翹起的六角的塔。但是塔到底是用來做什么的呢?誰能告訴我…… 在六榕寺出口的大門旁邊,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樹,葉子碧綠得可愛。搭檔趁機給我講了關于“菩提”的一大套東西,包括佛教中的各級神佛的由來。 雨小些的時候我們離開了六榕寺,決定到北京路坐地鐵回去,因為走回去就太晚了。是的,我們的步行的確是以吃來貫穿的,所以,我們在北京路附近的一家店里,一人又吃了一碗牛雜牛肚,香辣可口,開胃得很,我在心里大呼過癮;下了地鐵,走路到學校南門的時候,在南門的利口福,我們又吃了一碗和味牛雜,利口福的牛雜燉得很軟很入味,香味四溢,但是不辣,對于“食不辣無味”的我,少了那么一點吸引力。
關鍵字: 計劃 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