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宗教信仰
宗教是自然力量在人們意識中虛幻的反映。有其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客家先民從早期社會開始就經受了各種各樣的磨難,輾轉定居南部山區之后,天災人禍、獸害疾病都是對自身生存的最普遍的、經常性的威脅。千百年來他們祈禱百事呈祥、老少平安、婚姻良緣、四季發財的心理需要更加強烈。到處建立起來的神壇廟宇、偶像菩薩,既多又雜,這說明客家人有較濃厚的宗教意識。
佛教,客家人多信佛教,奉祀的大多是佛像,也有兼祀儒家道教的神像以及其他神像。客家人獨自信仰的守護山神:三山國王。這表現出中國民間信仰的性質——泛神論和偶像崇拜色彩。
清代后期,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先后傳人客家地區 不少城鎮設立教堂,信仰的人數也不少。
關鍵字: 南部 定居 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