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客家過年的風俗
開大門
正月初一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飯后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穿著新衣,歡樂嘻戲,有的爭向年長者拜年:"公公叔叔家發財,糖子餅果拿給涯(我)。" 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特別是新婚女婿(岳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倆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當天回來,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和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岳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岳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吃歲飯
吃歲飯 初三早上吃"歲飯"(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一根帶葉樹枝,有的還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歲飯要準備很多菜,有雞有肉,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差不多。初三不能殺生,雞要在初二殺好或過年時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廳堂的祖宗畫像要收起,紙門簾要取下燒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啟程了。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家家戶戶要籌辦菜肴,喝酒過年。要鬧元宵,新春游樂活動到達高潮。 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初一、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后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后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開墟"。
關鍵字: 客家人 河源 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