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十四景--荔浦風清
“荔浦風清已廢為村落菜圃。1 9 32年張友仁先生建荔晴園,補植荔枝,間以梅花,有梅徑、菱臺、月亭、荔風軒、菜香館、圖書室、晴光閣等以引名人卜宅之趣。每逢中秋月明,寒梅盛開,先生邀請文化人士到此作“荔園雅集,真是高朋滿座,詩酒流連,使人久而不忘。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奇峰也曾應邀率弟子容漱石、 趙少昂、張坤儀到此游湖作畫,與地方上的文化人書畫交流,詩酒唱和。葉史材有詩: “名園重辟古城隈, 近市山林客易來, 曾固民有詩:“不論山隈與水隈,郵筒目日寄詩來, “雅集客觀上增加了惠州文化的氛圍與對外的交流,為一時盛事。 在吳騫《西湖紀勝》中把“荔浦風清改為“荔浦晴光,這也就是審美意趣不同, “景因人異之道理,是無可非議的。不過“風清使人忘卻看著火紅的荔枝而產生夏日炎炎的酷熱感覺, “風清可以使人聯想品嘗冰肌爽甜荔枝的涼快, “風清可以使人“為誰吹笛立終宵, “風清可以引起人很多很多美好的回憶。
關鍵字: 也就是 創始人 可以使 文化人 無可非議 高朋滿座